第42章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5 / 7)
的话,他们就会发现,晋朝这边出动的兵马相当有限,可以说就是为了拦截秦军进入函谷关,才极限赶到的。这意味着,他们要稳守洛阳,没有那麽容易。】
【刘裕在折返洛阳后,也一边等待后军抵达,一边就地在洛阳募兵,打出了朝廷一定会守住洛阳的旗号,才勉强维系住动乱的民心。】
【幸好是他这边先赢下了一场,否则洛阳到底是不是他的大本营,其实一点都不好说。】
【起兵之初,永安也没想到,刘裕打出的战绩能到这个地步。幸好刘裕不仅是个天赋异禀的将领,还有先前在军伍中十多年的积累,完全对得起永安对他的期许。】
【将领在进,她也要进。】
【对于永安来说,有些计划之前过于保守,现在有变也不迟。她的行动力和魄力,以及面对变化局面的决断力,都非常高。于是在收到刘裕战报的次日,她就已经执行了下一步的行动。】
【最开始,苻宏进取洛阳,是在迂回着保护此地,若是保不住,那就先当作将领实战的培养。但现在,将领都说能打了,她这个做君主的又怎能不紧随其上。】
【永安和刘穆之配合,制造了一场司马德文与桓玄之间的争锋。这场争锋的内容没有在史书上详写,只说了它的结果。无论是司马德文还是桓玄都认同了太后的下一步举动,她将一部分人力从扬州抽调出,完成了她和桓玄在荆州扬州谁为中心的对调。】
【在刘裕于洛阳募兵,将秦国整顿完毕的兵马拦于关外的同时,粮草被从淮水运入汝水,进而入大河,抵达了洛阳。】
【这并不仅仅是一条稳定的粮草输送战线的完成,因为身在洛阳的刘裕很快看到,他认可的明君看到了他的答卷,不仅为他确保了后勤,还通过这条所谓的粮道,给他送来了一批至关重要的东西——战船!】
【北人擅马,南人擅水,是一个几乎默认的事实。】
【出身羌族的姚兴经历了新安之败,很快从甘陇以及关中调来了大量骑兵,只等冲破函谷关,就能在洛阳城前对晋朝的兵马快速追击,避免他们继续死守洛阳。这对他随后的行动也大有用处。】
【姚兴一点也不缺战马资源,光看他后来被赫连勃勃薅走了八千兵马,被秃发傉檀背叛复国,还能维系国力就看得出来,这人是真不缺马。】
【永安也看到了这一点。偏偏南方王朝在这个时候拿不出这麽多的战马,或者说为了减少引发桓玄的怀疑,她也没法送来足够的战马。但在刘裕送回的战报中,她看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信号。】
【别看刘裕是第一次打这种规模的仗,但他在统筹兵种上的表现,熟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