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2 / 5)
因天幕的缘故逃出了建康,趁势而起,再不能轻易消灭,他也只能先为自己多找些保命的筹码了。
再说了,天幕上的永安大帝还未除掉司马道子,只暂时解除了一个麻烦,天幕之下,司马道子父子却已伏诛,其中有他一份功劳。那位永安大帝若是个胸襟开阔之人,也不该将未发生的事情怪责在他的头上。
且慢!说到保命……
他用只有他和王神爱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您先前向太后建议,为防天幕有变,太子暂不登基,也是为了防止,二皇子才是那位天命帝王。但如今,天幕始终不曾透露出永安大帝的身份,反而说了些对我们不利的话,可否……改一改策略?”
王神爱若有所思,已猜到了王珣的意思,却还是问道:“族叔此话何解?”
王珣道:“让太子尽快登基,放出消息招揽贤才!”
他语气急促,任谁都能听得出迫切:“永安并未起势,司马氏仍是正统,他若不想发起叛乱,大可以入朝为臣。太子痴傻,您有急智,不如临朝摄政,借机聚拢兵权,以庇护王氏上下。”
现在兵权是因太后懿旨,才暂时落到太子妃的手里,还是不够安全,倒不如再进一步。
让王神爱做这个皇后,还是实权皇后!
王神爱当即摇头:“这算盘打得太响了,建康朝堂上的不是蠢人,怎麽会看不出,族叔推动此事为的是什么?”
若不是她已知道,自己就是那位永安大帝,都要为自己叫屈。
从太子妃变成皇后,在将来有人改朝换代的时候,危险系数何止翻倍。
他是为了保命,完全没给她留后路啊。
“可此事是能争取的。”王珣咬牙回道。“他们是晋朝的臣子!”
何况,放眼朝堂,自九品中正制实行后,世家与黔首的差距越拉越大,再经由衣冠南渡,能站在朝堂上、站到天子面前的,有几个不是世家出身?
永安对世家的失望,难道只是对王氏吗?不是的,他们一个也别想逃掉。
他没有任何一刻要比现在庆幸,王神爱的身上还有晋朝皇室血脉,这让她代行天子权柄之事,远没有那麽困难。
人人都有自己的算盘,他只是要将其摊牌得更早一些,又有什么错。
王神爱的指尖缓缓离开了被戳疼的掌心,明明对于王珣此刻的“知情识趣”很是满意,还是犹豫道:“……让我再想想吧。”
王珣真想问一句,她先前决断分明,无论是请来二皇子,还是意图诛杀司马道子,都比旁人反应得更快,为何偏要在此事上拖沓!
但见她已重新凝视着天幕,面色肃然,不像是放弃挣扎的样子,王珣又振作起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