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4 / 5)
是在敲打李家兄弟,也是在敲打他。
康王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鬼迷心窍了,从小到大都在被父皇嫌弃,为何还妄想靠别人赢了魁首就会被父皇夸一回?
赵璲:“待午宴散席,大哥哪都别去先去求见父皇,把你跟我说的坦诚给父皇,父皇或许会说些气话,但消了气这事便过去了。”
康王也是当爹的人了,知道孩子们若犯错,他会更期待他们知错能改,而不是撒谎遮掩。
不过二弟不提醒他的话,康王可能不敢主动去承受父皇的怒火,要母妃推一把才行。
所以二弟是真心为他好的。
永昌帝、周皇后分别设宴款待官员与女眷,贤妃再着急也见不到儿子。
君臣这边,永昌帝仿佛已经忘了赐婚之事,高高兴兴地跟文武大臣们畅谈畅饮。
姚麟第一次喝酒喝得心不在焉,时不时往李家父子那边偷瞄,总担心父子三个会偷偷瞪他。
散席时,姚麟注意到李家父子没有跟着武官们往外走,好像随康王去见永昌帝了!
莫非是请求永昌帝收回赐婚?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姚麟深深地松了口气,快收回吧,妹妹貌美又会说话,能讨惠王爷的喜欢,他可不行,万一把国公府的贵女得罪狠了,跑回娘家哭一场,招来大齐朝最有威名的李家父子一起打他,他跟老爹联手都打不过!
另一头,永昌帝先见了他没料到会主动跑来的长子。
康王进来后直接跪在地上,一边流着羞惭的眼泪一边坦诚了自己的无能与虚荣。
二十七岁的大儿子了,还能哭成这样,哭得永昌帝都不好再多骂,只道:“人贵在自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这都是长处,朕又没命令你夺魁,你费劲巴力地去争那个做什么,真以为别人看不出来,以为别人会因为一个虚假的魁首敬佩你?”
康王低着脑袋越发羞愧。
永昌帝:“朕知道你不是贪名之人,是有人在你身边说得天花乱坠怂恿你去争的吧?”
康王开始慌了,怕父皇要他说出那人是谁。
永昌帝却道:“你的人你自己管,朕只希望你记住这次教训,学会明辨是非,别什么事都被旁人推着走。”
康王马上道:“父皇教诲的是,儿臣一定铭记在心。”
永昌帝扯了下嘴角,这话他不是第一次教老大了,老大真能记住,就不会有今日之事。
康王退下后,汪公公领了李虔父子进来。
这三人进来后也直接跪下了,李虔在前,两个儿子跪在他身后。
李虔坦诚自己教子无方,让他们失了一个武将应有的忠勇,把永昌帝“全力以赴”的勉励抛在脑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