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4 / 6)
。”
一款提供模块化卡通贴纸给用户以自捏网络形象的APP,在屏幕上动态演示了起来。
这是罗凯晴加入的一个学生开发团队,共五人,核心技术由颐大计院的几个学生提供,设院的两个学生则开发美术,罗凯晴负责产品策划思路。他们利用课余开发了这款APPDemo,投了一些风投机构去碰碰运气,但无一不石沉大海。
罗凯晴明白,现在出来弄潮的基本是大厂出来的产品经理或技术,或者海归背景,甚至强如Google研究院的,没人把他们一学生社团当回事。
是陈宁霄说:“试试看说服我。”
大家都知道他是二代,对他开两百多万的车上下课已是习以为常,但没人知道他到底是什么出身。
种子轮罗凯晴的目标是三十万,对于任何学生来说,这都不是个小数。
路演在陈宁霄的workshop咖啡店进行,玻璃门上挂了【暂停营业】的牌子,但仍有一些放假没回家的学生在门外好奇地探头探脑。
作为主讲人,罗凯晴有丰富的打比赛经历,口条顺气场足准备充分,但一面对上坐在会议桌边陈宁霄的脸,她还是卡顿了好几次,似乎有某种迫使她呼吸急促的压力。
可他甚至都没穿西装,一身休闲装扮,一派松弛地听着。
整个过程中,陈宁霄充分尊重她的主场,一次也未打断,只是长腿交叠坐着,那张年轻的脸上没有任何情绪的反馈,让人猜不透好坏。
演示完,罗凯晴再次强调:“这个只是Demo,贴纸、表情、漫画,这些美术我们已经在丰富,目前打算在暑假结束前生成一百套图库。”
陈宁霄不置可否:“讲讲它的未来商业想象空间。”
“啊?”
“怎么赚钱?”
“收取会员费?”罗凯晴想了下:“解锁更多好玩贴纸。”
陈宁霄点点头:“增值服务收费。然后呢?”
“建立通往主流社交平台的分享通道,鼓励大家把自己创作的形象内容分享到微博、微信、QQ上。”
“怎么鼓励?”陈宁霄接着问,不动声色。
这是后期运营的思路了,但罗凯晴只是呼吸稍停,便一边想一边答道:“首先,个性化的形象分享本身就是当代年轻人社交上的高需求,大家都渴望自己是潮的、赶得上趟的那一个。这是最核心的本质,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分享赛、主题赛——比如设置古风赛、二次元赛、美漫风赛、迪斯尼风赛之类的,帮客户挖掘风格,最后,可以建立虚拟币体系,分享得虚拟币,可以用于兑换我们新的滤镜和模板组件。”
陈宁霄笑了笑,不疾不徐地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