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6 / 8)
是以此来激励本地畜牧学科的学生们。
“当年他们两兄弟在冷门的数科,也是无人问津的,有了真本事之后,无论到哪,都有人抢着要。”
“你们说是不是?”
“所以学好咱们的畜牧学科,一定也能像他们一样的!”
学政自己信没信不知道。
反正下面的学生们是真信了。
他们肯定会好好学的!
一定要向祝亚祝耘一样,学到真本事!
看看如今昌河州掀起的火炕风潮,说不定他们还能掀起养殖风潮呢!
不管怎么样,有了这个激励,大家学习的时候,显然更有动力。
纪楚也没想到,大家对火炕的接受程度这样高。
衙门几处火炕刚盘好,其他人就跟上。
再看看翘首期盼的百姓们,就能明白,这地方对保暖的需求有多大。
这对本地人来说,不是攀比也不是奢侈,是必需品。
可惜他们现在连这样的必需品都做不起。
所以还是要发展,还是要挣来更多的生活物资,更要把这个地方改造成适宜大家居住的地方。
好在另一个保暖的物件,已经初见成效了。
官田的二百亩棉花地,在七月下旬,已经长得很好了。
庄稼长得壮实,叶子更是漂亮。
守在地里的白婵婵,更是一刻都不敢耽误,带着下面的农人们时时记录情况。
一定要多多培育出种子,好让明年更多百姓,都能种上棉花,早点用上棉衣。
不仅是那二百亩棉花地种得成功。
一千亩种着良种的麦田,更是能看出区别。
从曲夏州调过来的麦子良种,确实跟本地麦子有区别,不少农人从这官田路过,都要感叹一句,官田上的粮种果然不一样。
想来等到明年,这两样种子,就能送到他们各家手中。
不过这也是明年的事了。
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关注。
时间进入八月,各家的麦田,高粱,黄豆,等等田地,陆陆续续进入丰收季。
一直到九月初十之前,都是农家人最忙的时候。
昌河州的丰收季即将到来。
这也是本地最重要的季节。
在昌河州一城十二县,准备迎接丰收季的时候。
其下的广宁卫五万士兵,则枕戈待旦。
关内丰收了。
关外就要有动静。
他们称之为打谷草。
本地称之为丰收劫。
更别说,今年是纪知州跟邓将军头一年掌权。
草原的骑兵,必然会更加猖狂地试探。
整个昌河州一静一动的态势,很容易让人精神紧绷。
百姓在庆祝秋收。
士兵们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