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2 / 12)
铳就像后世的步枪,但是铁质明显不好,而且枪杆更长,大概率有炸膛的风险。
最后说的小竹节炮,比火铳短一些,顾名思义那枪杆跟竹节一般,应该是为了适应火药,做的调节,枪口为喇叭形,整体不大,有点像是近身作战的武器。
剩下还有五花八门的设计,先不管实不实用,反正想象力是足够了的。
要是有人看了这册子,还能说老祖宗没有想象力?
应该就是平临国当年战争结束得快,这些火器发展便戛然而止,另一种程度上来讲,也算好事?
而且现在再被翻出来,大概率也是本国有战争风险。
整整一天,纪楚都在廖知州这里欣赏早期火器的图册,看得他意犹未尽,确实有意思啊!
谁说他们搞出火药只会放烟花啊!
烟花跟火器他们都要做。
看完之后,廖知州感慨道:“这就是本官想做的事,所以必然要朝廷同意。”
确实,都发展重武器了,要是不经朝廷同意,他们这跟造反也没区别。
廖知州他们一直在等朝廷的消息,只等那边松口。
“其实前两年就在说了,主要是海上水贼越来越多,那边的火炮有些支撑不住。”
廖知州说完,纪楚下意识道:“水贼越来越多,是因为商船越来越多吗,海上贸易增加了?”
“是,最近几年来买咱们货物的番邦人越来越多。”廖知州无奈,“水贼有利可图,自然也多起来。”
再加上广宁卫那边的乱子,所以请求研发火器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所以火器重启这件事,大概率是能成的,就看朝廷什么时候发话了。
纪楚再看看这个册子,如今的火器只是初步研发阶段,别说成体系了,就连适用的标准都没有。
如果要研发的话,赶早不赶晚,尽快完善才是真的。
了解完如今火器的进程,纪楚心里也算有底了,剩下的就是等朝廷点头。
以后等着火器重启计划的人又多了一个啊!
希望这一天可以快点到来。
纪楚从未希望差事能赶紧下来的,他有种自己是天生牛马命的感觉了。
不过这也是侄儿纪振给他的“压力”,实在没办法啊。
廖知州又宽慰他几句,说那俩孩子不会出事的,他这才回家,同李师爷,李娘子,乐薇说明情况。
火器的事自然隐下不提,只讲了广宁卫如今的情况。
还有两人一时半会不会上战场,没个一年半载的训练,更不会让他们冒险等等。
再加上董千户的人已经去追了,到时候跟着运送棉被的车辆一起过去,路上也不会出问题。
李师爷叹口气:“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