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运河(4 / 5)
丹若刻意坐在靠窗的圈椅上,透过帘子往外瞧。
但见大运河上,无数船只往来如梭,岸边的小贩卖着吃食热茶,脚夫挑起沉甸甸的担子。
码头上,停泊的小船里走出来几个年轻女子,荆钗布衣,皮肤粗糙,与人商谈着什么,不久,便有两人出来,钻进小船。
船一晃一晃,荡开绿波。
洗衣妇在浣衣,小童解开裤带撒尿,被老妇人抄起洗衣棒,狠狠揍屁股。
还有几艘货船,明明走在他们前面,却被兵丁扣住。有一绸衣者出来,讨好地拱手问好,又塞了几个荷包。
兵丁掂掂重量,装模作样地伸长脖子瞧了瞧,很快下船。但船并不能走,得让出道儿来,让后面的船只先行。
轮到他们的时候,兵丁却只问了船工几句话,然后腰马上弯了,二话不说立即放行。
程丹若知道,这是因为他们的船上,挂着晏鸿之长子官职的旗帜,表明自家是户部郎中的家眷。
户部郎中是多大的官?
首先,户部最大的官,尚书,正一品,左右侍郎,二把手三把手,正二品,三人统管整个户部。而下面被分为了十三司(也就是十三个部门),分别主管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十三个省份的财政。
每个司的老大是郎中(正五品),老二是员外郎(从五品)。
其下又分为民部(人口农桑婚姻等)、度支部(官员俸禄,各种经费)、金部(茶盐,商贸,岁贡,罚款)、仓部(收税和粮仓)。
↑当然,这个细分不是很重要。
简而言之,户部郎中看着不是个大官,但其实主管一个省的财政。
地方问中央爸爸讨经费,就是问十三司讨钱。
没有谁闲着没事,会拦住晏鸿之的船,问他要过路费。
但后头的大船赶上来时,他们也要让路。
“运河之船以漕船为先,贡船次之,再次官船,民船最末。”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晏鸿之无疑是个好老师,见新收的干女儿常往外瞧,立即为她讲解。
他问:“知道什么是漕船吗?”
程丹若道:“略有听闻,松江是承担漕粮六省中最多的地方之一。”
大夏和明朝一样,定都北京,北地的粮食不能完全供应军国之用,因此必须每年从南方运粮食到北地。
其中,苏州和松江承担份额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