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5 / 6)
忧心了,才会选择及时自保远离朝事,也让你远离京城。你又怎知圣人频繁调动人事不是早有察觉?委任你为巡边使,让你任职处理边关藩务,又不是刻意试探?”
虞晋卿睁大双眼,周身冰冷,脑中忽而忆起曾经。
那日他的父亲宋国公忽然将他叫去,说自己将要不问政事,远离朝堂,让他去一趟山中道观,资捐观中,好为家中求福。
他依言而去,却听闻有贵女隐居于观内,悄悄去看,才发现了舜音。
一直以来,他都以为这是缘分,是他无意中见到了舜音,后来还与父亲提过只言片语,言辞间可惜她本为尚书之女,却孤寂独居道观山间。
宋国公却问他,她都与他说了些什么。
自然没说什么,她一直为人冷淡,并不在他面前多言。
宋国公没问出什么,此事也就过去了。他也以为那只是父亲的随口一问,早抛诸脑后。
直到如今封家的事牵扯到他父亲头上,他才明白,哪有什么缘分,那本就是他父亲特地的安排。
是有意让他去结识舜音,甚至有心让他去试探她口风,看她知道多少封家旧事,封家又是否还有心再为其父翻案。
现在听她所言,愈发想通前后,也许真是圣人的动作让他父亲察觉,担心封家的事有所揭露,才刻意搭上了他与舜音的相遇。
舜音眼已不看他:“虞郎君还能出长安,想必是还没牵连到你了。”
虞晋卿似要点头,却又似无力:“我也走不了多远,本就不该擅离都中,之所以想赶去凉州,是想当面向女郎解释……”
“解释?”舜音声冷如冰,“还有什么可解释的?”
虞晋卿立即抬头:“我父亲也是出于无奈,他亲口与我说,是因为封尚书太过强硬,一向主战,未免太让百姓吃苦,他是想与周边和睦,才主导弹劾了封尚书,却也没想害他至此……”
舜音又看了过来,竟冷笑了一下:“一定要这般开脱么?”
虞晋卿的话戛然而止。
舜音说:“我父亲从不嗜杀,但也从不畏战,若这世上面对强敌环伺,连敢战之心都没了,哪来你父亲口中的和?宋国公就不能大方承认自己的私心?就不敢承认他是为权为利谋害忠良?”
虞晋卿在她眼神里又退两步,险些难以站稳。
舜音想起过往,心底紧紧扯起,再不想多看他一眼,转身往外走。
虞晋卿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忽而上前,伸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