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番外之姝宁怡宁上学记(三)(4 / 5)
。
“公…姝宁学姐你说的是,我们是该有个大名。”招娣一咬牙道。
可起个什么大名呢?
要知道翠兰以前可不叫翠兰,叫大妞,他们村很多女娃子都是这般取名的。老大叫大妞,再生了女孩,就叫二妞,以此类推。
翠兰还是出来后,怕书院里的人询问,她自己想的名字,如今竟然这个名字也不行。
不过二人还是知道,公主是为了自己好,毕竟要在书院里待下去,总要有个好听响亮的名字,免得天天因为名字被人嘲笑。
“怡宁…学妹,要不你帮我取个名字吧。”
翠兰胆小,不敢去找姝宁,觉得怡宁看似小小的,但似乎懂得很多学问,她取的名字肯定比自己想得好。
怡宁也没想到竟然有人让自己帮她取名,顿时来了兴致,问道:“你姓什么?”
“我姓王。”
“那我帮你想想,若是不好,就再改。”
言罢,怡宁皱起小眉头,想了起来。
姝宁也未阻止。接受到招娣求助的目光,她也蹙眉深思。
怡宁最先想到:“叫云知好不好?取自云深不知处。我觉得这个名字与你的王姓很配,朗朗上口。”
“王云知?”
“当然,你要是不喜欢这个云知,可以改为云芝,也就是灵芝的芝,但这么一改,总觉得少了点韵味。”
“王云知,王云知?”翠兰喃喃几声,眼睛越来越亮,“这个名儿好,以后我就叫王云知,谢谢怡宁学妹!”
这边名字已经出来了,那边姝宁还在思索。
也是怡宁剑走偏锋,根本不去想其中寓意,反而错打错着,恰到好处。姝宁倒想了两个,可与妹妹相比,总觉得差了一筹。
她又看了招娣一眼。
此女面相清秀,却有一对浓眉,显然性格很有主见。
二人言行皆以她为主,说明这次跑来求学,大抵是她所主导。虽姝宁不知背后有什么故事,让两个还未及笄少女,从通州孤身跑来京城,但想来必是不易。
突然,她灵光一闪。
“晴方如何?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濠雨亦奇。取自东坡居士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寓意……”
不知为何,寓意姝宁没有说,但招娣听过这首诗。
而且此诗简单易懂,很容易就明白意思。
晴方,晴了就是好的,以后都是好的。
“这个名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