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献书(11 / 12)
,难道他还能让你在老家成亲?”
“那是,我祖父已经让我祖母在相看京中闺秀了!”
“你祖父祖母对你真好!我爹就不一样了,他是真的想让我在老家成亲……”
……
几个人说着说着,突然发现学堂门口扔了几本书。
“这里怎么会有书?”
“谁的书丢了?”
“这是自己装订的书吧?装订的也太丑了!”
……
他们捡起地上的书翻开。
某个茶楼,一群年轻的读书人正在讨论学问。
讨论着讨论着,他们不免说起时事来,也就是最近张知府一案。
他们并未进入官场,对晋王没那么怕,也就有点同情张知府。
不过同情归同情,他们也觉得张知府不对:“张大人应该收集证据,再写奏折参严县令,怎能如此肆意妄为?”
他们听说了一些临湖县的事情,觉得严县令该杀,但觉得张知府没必要自己动手,也不该杀娄家这么多人。
正说着呢,店小二拿了几本书过来:“几位爷,门口掉了几本书,可是你们丢的?”
这些读书人也不知道书是不是他们丢的,就只道:“你拿来给我们看看。”
等他们拿到书,就有点无语:“沉冤录?这是哪个书坊印的?怎么装订得这么丑?”
“这是话本?这奇丑无比的样子竟然还有人买?也不知道里面写了什么。”
“打开看看不就不知道了?”
这些读书人都知道这不是自己的书,就想看看到底是谁的,可以取笑对方一番。
结果他们一打开这书,就放不下了。
在崇城县租房子住都要花不少钱,在京城,租房子的花销就更大了。
至于买房子……没点家底的都买不起。
总之,一些平日里没有油水可拿,或者不愿意拿油水的小官都租不起大房子,只能住在小巷子里。
莲花巷就住了一些小官。
这日,两个官员轮值回来,一边聊天一边叹气:“我那上峰的老父亲要过寿,我囊中羞涩,都不知道能送什么!”
“你那上峰,整日变着法子请客,好让你们随礼。”
“是啊!他每每给上头的人送了礼,就要找个由头让我们也送他……”
……
正说着,一个乞儿突然跑过来,给他们两本书。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