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大司徒的货币议事(6 / 6)
,姜握也算是拆东墙补西墙,拆倭国的墙,补本朝外贸铜钱外流的口子。
**
她看向手里的第一版纸币。
因纸币的成本问题,第一版纸币最小的数额也定成了五十文。那么大多数百姓,日用的还是铜币——一下子要花出去五十文,在百姓眼里就不是随手的支出了。而五十文以下的钱币,也比较便于携带。
纸币也只是加速钱币流通,便于生产物资交流的一种方式而已。
毕竟之前曾有州县官员上过奏疏:因本地铜钱多被南来北往的商户通过买卖带走,本地铜钱吃紧,有的州县不得不禁止钱币外流,但如此一来,此地便商贾绝足不来,又很影响本地百姓的生活。[2]
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商品流通的加快,金属货币的短缺会越发明显。
纸币在人类漫长的货币史上产生,亦是有其必然性的。
姜握将手里的几枚铜钱掷于纸币之上。
**
这日的大议事结束后,姜握来到了将作监。
然而见到她,王鸣珂没有往日的欢喜,她只是从堆满了纸张的条案后抬起头来:“太忙了。你自己坐自己倒茶喝啊。”
等姜握坐下,她又警惕抬头看向落座之人:“你不是来给我布置新公务的,对吧?”
姜握笑道:“怎么会呢,我只是来看望好友的。”
不知为何,姜握看王鸣珂的眼神,还觉得颇为熟悉。
她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又给王鸣珂倒了一杯,然后想了起来——
这不就是王神玉说起‘慈不掌兵善不为官’时,看她的眼神嘛。
果然姓氏相同,祖上是一家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