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4 / 6)
趺于履后,背手款
然走下楼去。
她早已知道今日出不了什么太大的波折,如今已不像她最开始来到青州的时候了,外来者要看地头龙的脸色,每走一步都要谨而慎之。
当她打通了义兄交给她的人脉,又相继或出资招揽,或游说合盟了几处大堡垒后,驻兵拓土,保境安民,便已成势。
余下几块有限的硬骨头,她不啃归不啃,一旦想吃下去,不过是所费功夫多与少的事。
楼下停在柳树外的马车,是云母盖檀香壁的驷架通幰车,车后还有扈役两列。
簪缨最开始入青州的时候,本拟低调行事,严兰生却教她此地民风彪悍,伏得小不如做得狠。
方才在茶楼,又一次证明其言不虚。
天下的道理一通百通,也难怪南朝廷忌惮小舅舅日复强盛一日的威望兵权,从去年起,便断掉了供给兖州的一切粮食军饷,试图压缩压垮唐氏这个后援。
簪缨抬头望一眼西北的湛湛青天。
今年是庆康二年。
她下下个月十七岁。
小舅舅在新来的信里夹了枝洛北红梅,告诉她他又克下了北魏几座关隘。
这样的年景这样的捷报,仿佛一切都不成问题。
问题是,留给她的时间。
簪缨登车后,并未马上回鸢坞,而是去了郡中一间盛名在外的佛寺。
此日正值上巳前后,因近一年北骑被竟陵王部曲牢牢摁在荥阳西线上打,自顾不暇,无从犯边,民生稍安,出门行走也方便许多,是以许多寺院都香火顶盛。
簪缨进入香雾缭绕的宝殿,有比丘接待。
她熟练地捏了个佛礼,素指纤长,庄严可观:“无归无趣槛外人,求见此间方丈,请教微妙佛法,恳受甘露法雨之泽。”
她入乡随俗,口音里已无半点江南软侬气,而是清朗流澈,如叮咚泉水。
这僧人从袍色上看资历应已不浅,道行却大抵不高,见了眼前年轻妙丽,姿韵脱俗的女郎,眼神不禁呆愣,又不敢多看。
听她所言皆沙门语,必是虔诚信众,比丘自愧此心不净,不敢怠慢,将人引入内殿中。
簪缨出门从来不戴羃篱,她那身衣着又显眼,周围许多上香的信众,便都看到这位扈从簇簇的华衣女郎。
因太过见之忘俗,众人不禁好奇议论起来,这是哪户大族的千金?
“穿红衣的年轻女子……”
有位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