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番外四(5 / 9)
个古老的,却拥有着勃勃生机的王朝一无所知。
想想这种情况,都让任何一个人不寒而栗。
以他们如今的能力,打到他们那边也只是时间问题。
甚至大贵族还看出来,当初打遍他们周围无敌手,最后在他们附近安家的一个国家,就是被承平国打跑两次,最后一路往西,征服了不少国家的部落。
这种见闻被他写在书中,所有的傲慢全都消失。
他渐渐像个东方人了,谦逊,宽容,有礼,对未知的事情先倾听,并不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
偶尔在喝醉的时候,他还是会用自己的语言抱怨,为什么自己不是个承平国人。
他以为用他们国家的语言说话,没人听得到,偏偏巧,附近就有会外文的学生,竟然直接跟他交流起来。
至于那个会外文的学生,之后跟着他回国,直接被国王重用,那就是后话了。
那个学生一生都在传播承平国文化,一生都以自己是东方国家的臣子为荣。
当然也不妨碍他帮着国王打遍四周当贵族。
遥远的国家都如此,何况周围。
更何况承平国内部。
跟纪炀早些年预测的一样,承平国因为和平稳定,有丰收的环境,迎来人口大爆炸。
中原,江南,简直挤得不行。
没办法,好地方谁都想去,可大家都来了,一家都分不到几亩地,根本不够用的。
这时候就能显现出纪炀的先见之明,他早就提过移民的想法。
那就是把百姓往四边迁。
这人多,那就挪挪。
而且他早早提出要开发岭南,粤东,北边,以及西南等地,那边大片荒地等着人开发。
再用蒸汽机解放劳动力,投入更多更快的发展。
可以说,若不是纪炀早早有这样的规划,如今的承平国必然失控。
毕竟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没经历过的时代。
发展的太快,太好了。
随着人口迁徙,通过机器改造环境,更适宜居住,人口的压力进一步缓解,至于住着住着,就要到关外,那他也没办法。
反正现在关内关外,说的都是同一种语言。
大片土地的开耕,也意味着国家的税收是又进一层。
给承平国百姓的福利进一步落实。
但凡六岁以下孩童,七十岁以上老人,都要登记在册,特别是九十岁以上的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