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6 / 10)
象中更要夸张。
进到二月,春雨只下了一两场,每场都不大。
到了三月,倒是有场暴雨,除此之外,连片乌云都没有。
此时,中原田地全都靠平时兴修的水利设施灌溉,可到底有顾及不了的地方,今年纵然种了良种的地方,麦子也是干瘪干瘪的。
放在下面管辖不及的时候,可能朝廷还不会那么快注意到灾情。
可从纪炀注意到暖冬之时,已经做了许多准备,各地的奏报自然如实且准确。
毕竟突然发生天灾,他们还想着为了政绩要不要瞒着,就跟很多年前凉西州雪灾一样。
现在早有预警,又早有准备,各地没了顾忌,自然能说就说。
甚至还盼着多拨点救济粮。
这甚至都不是后话了。
而是一场被他们看在眼里的灾祸就要发生。
冬日少雪,正月无雪,二月两场雨,三月一场雨。
各地不少龙王庙香火鼎盛,各地祈雨的活动也盛行。
依靠水利的灌溉,如今还能行,如果到了四月,五月,还是无雨,只怕附近河水,井水都要干枯。
毕竟再好的水利设施,也只是调节。
大旱这种事,就算放在有人工降雨技术的现代,那也是要看天时地利的。
何况现在。
满朝上下全在为这事奔走。
祈雨的法子想了很多,皇上也去祭祀过。
纪炀则在周边默默运粮,以及让各地先保证人的饮用水,甚至在商议移民的事。
中原人口本就过多,这几年的发展更是堪称拥挤。
土地承载不了那么多百姓的时候,流民跟不安就会增多,干脆借这个机会,迁徙一部分人去益宁府,去江西,去岭南。
以如今粮食会越来越多的情况,江南跟中原这块地,绝对会人口过多。
趁着旱灾人口迁徙,倒也能行。
可想而知,纪炀这事一提,身上诸多罪名又加了一条。
怂恿中原百姓离开故土?!
你安得什么心!
在去年年末暖冬事件时,那会流言四起,甚至直指皇上。
眼看皇上不接招,纪炀也很淡定,那些人以为他们有什么招数,气势也就低了。
随着几个月的无雨,谣言瞬间卷土重来,来势更加凶猛。
还是那一套,天降罪责,都因为承平国的不孝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