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8 / 9)
桦府当知府,那才好呢。”
“靠海,发展无限。”
纪炀知道这人滑头,这会更窥见他心思缜密,见识也深远。
不过纪炀没说话,只是拱拱手,没表示赞同,同样没反对。
如今说那些还早。
没有基础的发展,建造一切东西都是空中楼阁。
等百姓富足,朝堂安稳,四方匪贼流寇减少,国内官道驿馆四通八达。
这些东西都会有的。
一味只往前走,却不夯实基础,很快便会倒塌。
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如今的疾苦,还在填饱肚子,吃饱喝足上。
送走这些安定一方的指挥使,纪炀直接去了皇宫。
刚办成一件事的徐九祥终于松口气。
各地指挥使都见过了,更在最后几个指挥使面前立了威。
这让他如何不激动兴奋。
在外面的时候还好,在纪炀面前,完全是求夸的模样。
纪炀看看旁边的人,只得道:“皇上这次进退有度,很是不错。”
金炳郡也点头,他夸的更多了。
不料徐九祥抬抬手:“朕知道,朕还有许多不足。这次多谢二位了。”
“还有林大学士,更有杜家穆家。”
这会的杜家应该最高兴,皇上选了他家去镇守屯青崖,这会已经在清点子弟,清点兵马,赶在科举之前就会离京。
穆家虽有些丧气,但在皇上允许他们跟着工部一起试验新武器后,算是聊补遗憾。
勤政殿里一片和谐。
不知不觉中,徐九祥已经有了自己的班底。
如今这个班底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不怪其他人感觉,一个出乎意料的盛世即将来临。
讲到这,徐九祥笑道:“纪学士,我听说你那翰林院里,没什么打下手的,科举将至,你可要好好挑。”
虽说翰林院里,早就默认纪炀先挑,谁让他那人少。
可皇上开口,自然更有不同。
纪炀领旨谢恩。
消息传出去,再淡定的备考书生们全都心神荡漾。
有些人甚至已经做起给纪炀当见习进士的白日梦。
试问这届考生当中,谁不想给纪炀打下手。
若能中进士,去翰林院,便是哭着喊着也要去的啊。
其中潞州来的江春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