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9 / 14)
多,民户则到了八百五朝上,还有不到一百五。
扶江县便会从下县中的下县变成中县。
纪炀对这个并不怀疑,因为有运河在,赶在今年春天,会有更多人过来。
而且都知道,他们扶江县无论男女都有活计做,现在的荒地还有不少,颇有些先到先得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搬来的人自然更多。
之前所谓本地外地,在扶江县早就没界限,搬过来便会留下来。
别说纪炀有信心,扶江县各处百姓也在想他们什么时候成为中县,以后再成为上县。
那以后出门也不会被嘲笑了。
还笑话扶江县穷?
看看他们还穷不穷!
玉县丞听着知县大人一件件吩咐,什么化肥作坊不能太依赖化肥,可以尝试在山上种果树,利用运河运出去。
还有葫芦作坊转型的还算成功,低廉器具尽量全部抛弃,因为其他地方已经有仿制,作坊利用现在的商户优势,主要做更精美的物件。
香粉作坊不用说太多,纪炀已经把能铺的路都铺了,只要好好开耕,请更多女子来做工。
他们做出的香粉肯定会有人买。
不说在汴京,扶江县香粉的名讳,单说他名下产业,每年帮忙消化几万斤不是问题。
等各色鲜花都种出来,试着自己调香,能卖出更好价格。
知县大人几乎把每一个作坊,甚至每一个村子的发展都写了下来。
这个样子,怎么有种托付的意思?
玉县丞作为知县的副手,整个人都有点傻眼,虽说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下意识拒绝:“大人,年底您才离开,现在就说,是不是有点早?”
玉县丞从心里拒绝知县大人离开,大人来之前这里什么样,来之后什么样,都不用多说。
这种情况下,他真的不想听以后的事。
纪炀放下手里文书,玉县丞却看看他,又看看垂头丧气的凌县尉,直接反应过来。
“等会,难道不是年底,是五月?!”
纪炀是昌盛三十二年五月二十日到的扶江县。
按照正常来说,到三十五年的年底离任。
那半年多数情况都不算的,当年纪炀连年末考核都不用去。
最后半年基本用来交接事务,安排后续工作,然后顺顺当当升迁。
可到纪炀这,潞州知州通判直接按照他到扶江县的时间来算,卡着满三年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