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7 / 8)
县走到今天的纪炀!
虽说大家明白其中意思,但听话就对了!
偶尔有些埋怨的,里长只道:“不放心的可以不签,都没事的。”
也就是,对知县大人放心的,尽管签契约,不放心的也没事。
可就算不签,他们也会守口如瓶。
毕竟知道外来人是要坑骗他们土地,哪个敢多说。
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说什么啊。
根本不清楚知县大人要做什么。
他们只明白,就算签了契约,土地还是他们的,正常劳作就行,如果凉西州那几家过来收地,直接赶出去就行。
村里人一起上,追着头目打。
如果这些人不服的话,可以高喊一句话:“不服?不服你报官啊!”
“契约?银子?又没在我家手里!”
在纪炀送聘书到韩家的第二天,六月二十二。
凉西州五家人渐渐发现不对劲。
为什么他们买了土地,那些百姓们还在种地?还在施肥?还在捉虫?
这几日买了三个村子的地,过程虽然有些小波折,但总归还算顺利。
手里厚厚一沓契约,全都是银子换来的。
刘家主儿子,之前因为出言不逊下牢狱那个,直接道:“往后,肯定让他们把这些银子吐出来。”
在他们的鼓动下,三个村子一共卖出五千多亩土地,花费他们两万五千两银子。
两万五千两!
纵然是他们,也近乎掏空家底。
但想到那些土地都是他们的,以后那些百姓也是他们家仆。
用土地上的庄稼再来威胁当地知县,这个知县还敢不听话?
这个纪知县就是用亩产增加,粮食增产扬名,如果这五千亩土地的庄稼毁于一旦,看他怎么立足。
听说他今年过后,已经是最后一年任期。
节骨眼上,他肯定会妥协。
到时候,他们想住扶江县西,就住西,想去运河附近,就去运河附近,还用听个知县的。
这些把戏都是他们玩了不知多少遍的,自然轻车熟路。
唯一不好的是,以前可以许个空头支票,或者直接把人打服。
这种地方,当地百姓竟然只要现银,打借条都不行,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没关系,弄服知县,下一个就是他们。
赚他们的钱?做梦!
不过现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