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4 / 5)
于真让文哥儿出什么事,谢迁对此还是很放心的。
何况就文哥儿那交朋友的能耐,难道真能孤零零地下场考试去不成?
王华叹了口气,说道:“算了,他自己想去就让他去试试吧。”
王华这个当爹的在发愁,李东阳这个当老师的却挺乐呵,揣着首《八岁解元诗》在翰林院里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美好祈愿。
大伙一听,文哥儿居然只把要下场考试的事告诉丘阁老,根本不给他们讲,是不是瞧不起他们这些看着他长大的翰林院前辈啊?!
于是翰林院又来了一轮和诗团建,愣是把“八岁解元”的事给吹出去了。
王华发现这件事时为时已晚,李东阳都已经收集好本次和诗团建得来的诗文,准备寄去苏州让文哥儿欣赏欣赏!
更可气的是,连王守仁这个当亲哥的都凑了个热闹。
王华道:“那可是你弟弟,你和李西涯那家伙起什么哄?”
王守仁振振有词:“就因为文哥儿是我亲弟弟,我才要好好激励激励他。”
不知道是谁家的弟弟,当初在亲哥下场考试时一个劲说什么“我哥保证三元及第”来着!
王华没辙了。
这不是他这个当爹的不拦着,而是这小子自己结的仇。
所以说,当初那小子吆喝得那么开心,就没想过会有今天吗?!
翰林院到底还是当今文坛风向标(至少在文官之中是这样),关注的人还是挺多的。一看到这批《八岁解元诗》,众人顿时都听闻了文哥儿今年要下场考试的事,一时传得街头巷尾人尽皆知。
丘濬这两日本来精神欠佳,读到李东阳的新诗后整个人一激灵。
他把王华喊过来一问才知晓文哥儿真没告诉旁人,纯粹是李东阳自己猜出来的。
丘濬气得不轻。
哪有这样对学生的,文哥儿知道后压力得多大!
最气人的是,李东阳还是从他这儿猜出来的。
丘濬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噩梦不噩梦,又提笔写信让文哥儿专心备考,骂骂咧咧地叮嘱文哥儿别管李东阳这混账瞎起哄。
才八岁的年纪,能下场就不错了,哪有嚷嚷着要人考解元的道理!
这消息同样也传到了宫里。
朱祐樘读了李东阳的新诗,觉得很有趣,傍晚便与朱厚照讲了这件事。
“你小先生这次可能会回余姚把乡试考了。”朱祐樘笑道。
文哥儿要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