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番外之重返巅峰(上)(4 / 9)
次。
到了很久以后,明屹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对哭气包的这种纵容,名字叫作“喜欢”。
只是在后来的许多年里,明屹一度不曾再想起过她。
更确切地说,是不敢想起她。
家里刚出事的那一阵,明屹倒是时常梦见他的小哭包。
在他的每一个梦中,她都是蜷缩在方寸之地之间,哭得满脸泪痕、伤心欲绝。
可哪怕是在梦中,他也只能站在原地,隔得远远的看她一眼。
明屹知道,这不是梦。
她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恐怕日日夜夜都是这样哭过来的吧。
他远远看着,却无能为力。
再到后来,明屹便不再想起她了。
那时明屹以为,他年少时唯一爱恋过的女孩,会同他的黄金时代一起,永久地留在异国他乡。
如果每个人都有黄金时代的话,那么明屹的黄金时代,毫无疑问便是十九岁时在MIT求学的那一段时光。
Scholze教授将明屹视作最得意的学生。与之相对,他亦是明屹最尊敬的师长。
他们两人从出身、经历到性格是惊人的相似。
两人都是参加IMO出身,都是在小小年纪便背负了盛名,都是对数学有着无穷的兴趣与热情。
甚至两人在理论数学中感兴趣的分支领域也几乎一模一样。
在MIT的那两年时间里,除去基础课程的时间,明屹几乎有一半时间都同Scholze教授待在一起。
那时的明屹不过才十九岁,正是思维最敏捷的年纪。
少年人的头脑转得飞快,Scholze教授的理论功底扎实深厚,两人一拍即合,再加上两人都是天生的精力旺盛,聚在一起彻夜讨论问题是常有的事情。
那时的明屹以为,自己的人生会和Scholze教授一样,一眼便能看到尽头——
毕业之后在高校就职,同青梅竹马的初恋女友结婚,也许会有一个或两个孩子,此后将毕生都奉献于理论数学的研究。
也许能够解出几个世纪悬而未决的世纪难题,也许能够提出开创性的理论、留名青史,又也许一辈子埋首在浩瀚书海中,穷经皓首,最终也没能在数学史上留下半个名字。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于明屹而言,这一生都不算虚度。
只是后来,在基地中度过的那些茫茫岁月里,再回忆起年少时的理想,他竟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