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5 / 7)
来京城到现在,这都十天多了,还不出发?”
十阿哥胤俄一扬下巴,“是二哥说还要准备准备,我也不知道准备什么。”
……哎呦呦。
九阿哥胤禟先开口,“行啊十弟,瞧你这声‘二哥’喊得近乎的。连二哥准备什么也不知道。”
十三阿哥胤祥也说,“是不是要拉一大波商者去?”
诚亲王胤祉一愣,立马反应过来。
去北方建设港口,和七弟、八弟去蒙古办学修路等等基础事务不一样。建设港口,开港做生意,最需要商者。
“是要多准备,要有足够的银子。不过也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就入秋了。”
胤俄也知道入秋后北方太冷,“我晚上去问问二哥。”
一伙儿兄弟一边慢慢地骑车一边聊,回来皇城后各自忙乎。还在广州的皇上、四爷、十四阿哥、小四阿哥也是忙乎。
忙乎着收拾他们打捞上来的沉船。
初秋的午后,皇上牵着乖孙孙的小胖手散步,望着忙乎的热火朝天的各位古董爱好家,收藏家,鉴定家等等,“昨儿个坚定出来一套定窑白瓷的茶具,张廷玉还说,这一定是皇家沉船。”
弘晙阿哥的大眼睛“咻咻咻”地发亮。
“是南宋的沉船吗?”
“还不确定,当年南宋的宝物到底有没有,藏到哪里,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弘晙阿哥小小的失望。
不过宝物只要存在,就一定能找到。
正待说话,张廷玉大人抱着一箱子跑来。
“皇上,小四阿哥,这应该是一套宋徽宗御用的汝窑天青。”
皇上一愣。
汝窑天青他也喜欢,可是存世的实在不多。
手里的小瓷碗在阳光下发出纯净的天青色,一种自然含蓄,淡泊质朴的美扑面而来,皇上小小的激动。
汝窑一向被人们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而宋徽宗赵佶执政时期,正是汝窑是其烧造史的全盛时期,其产品胎质细腻,灰中泛黄,俗称“香灰黄”,汝瓷釉面有细微的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汝窑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讲究,不以纹饰为重。
加上宋徽宗信奉道教,这一时期的汝窑瓷器正是这种道教审美情趣的反映,皇家的一应用具俱是反映出道家清逸、无为的思想境界,那个时候的朝野上下都随着这个风尚。
皇上捧着小瓷碗正要说话,就见年希尧乐哈哈地捧着一个大瓷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