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养好身子(5 / 9)
顾焕崇一去看就是他夫郎。
士兵挠挠头。
京城里柳应渠上值的时候都是神采飞扬的,官员们也笑着向他道喜。
“柳大人恭喜,恭喜。”
“柳大人父子平安,恭喜当父亲了。”
柳应渠一一谢过。
内阁距离昭烈帝的盘龙殿最近,内阁的办公位置也是有说法的,首辅在最里面的中心位置,旁边的就是次辅,然后是大学士,按照官位层层递减。
侍读学士是从四品的官,在内阁还有一席之地,所以柳应渠的位置在门口远一点的位置,但是有人从内阁经过一看就能看见他的办公位置。
阁臣们有的对柳应渠道一声恭喜,有的冷哼一声,表面功夫都不愿做。
柳应渠好整以暇:“汪大人是今早没吃饱饭吗?”
汪大人:“柳大人说话要有分寸。”
柳应渠哼了一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汪大人:“……”
柳应渠昨日在金銮殿大放厥词,昭烈帝应下了,现在内阁就在忙这事,还有户部的人也跟着忙。
内阁首辅王和明把人都召集起来一起想办法把政策落实。
阁臣们左一句右一句还是把大致的框架定下来了,昭烈帝提拔了一些人,柳应渠从修路回来就发现不少的生面孔。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柳应渠这般有能力又有君主的赏识。从农村里出来的人要和有基础的世家子弟一起考科举,底子还是薄了点,更何况是三元及第了,有的人考一辈子都考不上一个秀才,考了几次才考上,而阁老的年纪一般在四十岁左右。
以前沈忧三十多岁进内阁就是最小的,现在是柳应渠二十来岁就入了内阁。
相当的年轻又俊美。
“丈量土地是大事,户部的人不能派本地的官员去丈量,最好找远得一点的官员。”
这就是避嫌,也免得做事不公正。
柳应渠也提了几条建议,间讨论得差不多了王和明笑眯眯让他们散了。
阁臣的位置是都是整整齐齐的,柳应渠的位置也是整整齐齐的,就是书堆很高,人都看不见。
“柳应渠留下。”
柳应渠心中一抽,乖乖的留下了。
他跟着王和明走进内阁最有权势的地方。
他让柳应渠坐下:“你昨天说的话还是太激进了,幸亏最后提了一句只是要在海朝郡先试一试,不然你就是世家公卿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