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 第38章

第38章(3 / 4)

曾大人翻了一会儿后点点头,若无其事交还给卓道:“收起来吧。”

卓思衡照做。

俩人心照不宣一言不发离开中书省,各回各家。

但自此之后,曾大人偶尔赴些同僚的清谈茶宴都会带上卓思衡,表示人家没有爹娘,甚至连个像样的长辈都没有,更没个靠谱亲戚在帝京,小伙子到了这个年纪也该完成齐家这一步,想我这个做上峰的给做个媒,也是人之常情,故而带他四处走动。

卓思衡都震惊了,他什么时候这么说过?但是曾大人还是一副仿佛他真的这么说过的表情,同各位至少也是个侍郎的官吏交流介绍,还卖力推销卓思衡。

怪不得您能跟皇帝当亲近君臣,都说谎不变脸色不打草稿,卓思衡佩服。

他当然知道这是借口,曾大人也并不想替他找老婆做媒。

其实他的家世很尴尬,聪明人都等着看明年秋闱是不是还会上来一两个当年戾太子案涉案后人的进士,以及揣摩着皇上的心思,不敢贸然表现出一点站队的意思。再加上卓思衡没有后台,自己带着全家杀回帝京后毫无根基,也看不出在翰林院工作绩效如何皇上喜不喜欢,便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许多人见卓思衡几次后却也因欣赏他的品貌个性才学,也想着家中有合适年龄的旁支姑娘,但都被曾大人用各种巧妙理由回绝了。

卓思衡知道这是曾大人提携他的方式,巧妙又不落人口舌,曾大人没有门生,官声一向很好,如果不是这一年来的日常考察和欣赏,也不会对他如此上心。这般相助于他而言肯定是多有裨益的,况且君子之交淡淡如水,曾大人也不搞党争也不拉他做些奇怪的政治斗争,曾经又对他指点一二,自己能听的话和该听的话还是要跟前辈混一混的。

这一年卓思衡在翰林院的工作非常受用,他一入朝堂便接触帝国权力中枢,近水楼台虽谈不上先得月,却也是能更近处观月赏月,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学到了或许别人一辈子都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

年节前皇上对近臣都会有些额外封赏,特别是翰林院这个他近侍班子,几乎人人都有额外的勉励嘉奖。卓思衡也得了不少,他还在皇上单独给翰林院下得年节告赏恩旨里露了回脸:皇上点名夸了曾大人和其他几位日常经筵伴驾的学士,单独又点了卓思衡一个最年轻的,夸他素日“温和体仁”“宽心虚怀”,又说自己年纪轻性子急躁,多亏卓思衡时长“温言良劝”“忠衷斡旋”,给他找了好些台阶和折中,才免去自己施政时一些因操之过急而造成的弊端。皇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