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簪缨问鼎 > 第358章 新朝(1)

第358章 新朝(1)(2 / 4)

活力,自然是赵国的国都,洛阳。

自古以来,能担起“王城”二字的,只有长安和洛阳。长安北濒渭水,南依秦岭,有八水环绕,坐拥关中千里沃野。只要占据此地,就扼住了东西要道,可俯瞰天下。而洛阳,虽有黄河之险,八关都邑,但是中原乃四战之地,司州、豫州大乱难止,人丁稀少。在乱世中定都洛阳,看起来更像是不得不为的权宜之计。

不少心怀叵测之人,巴望着那称帝的贼子落败。谁料只是一载,这前朝都城,就重新焕发出光彩。

孟津渡口,桅杆密密,舳舻相继。大大小小的船只,沿着河道结队而来。数万流民的辛苦劳作,终于让北地主干得以贯通。自冀州新港一路西行,能乘船直抵洛阳!

千金堨上,数座巨大的水碓在河流的推动下日夜不休。不止舂米磨面,还能造浆、冶铁。河道两侧,工坊林立。流水也似的产出,让所有前来洛阳的商队,都能满载而归。

商路的通畅,带来了钱帛和人气。但是国朝命脉,并不在商。

“……自正月以来,豫、兖二州共有新附丁口八万七千余。其中自雍州而来的逃奴,就不下三万。若是内附不止,明岁可新增田亩万顷!”

式乾殿旁,新辟一殿,名曰“垂拱”。为新皇平日处理政务,召见群臣之所。垂拱殿内,当朝新贵尚书令段钦侃侃而言。

这个数目,可相当惊人。要知道,如今兖州只是初定,豫州战火未歇。这样的“险地”,可不是黔首小民愿往的地方。偏偏一道领旨,改变了捉襟见肘的局面。

新皇有令,下旨安民!

减赋税,均田亩,改屯制。对于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永远都是人。中原几经屠戮,百姓流离。曾经的良田荒芜,村落死寂。想要砮实国朝根基,唯有重新恢复耕地,让国家赋税得以复苏。而这,需要人口,大量的人口!

于是,安民均田令,就成了新皇登基之后,第一件确立的政事。虽然分给百姓的田亩,看似比前朝的占田令少了些。但是需要交纳的赋税也减了大半,反而减轻了压力。加之如今劳役多用流民、降囚,徭役也更少。如此一来,岂不人心所向?

别说那些当年被晋军或匈奴裹挟的百姓了,就是在豫、兖两州尚存的世家,也有不少隐户奴仆出逃,重新编户,成为国民。

只要官府不苛责百姓,谁不想正大光明,做个良家子呢?而这,也解决了中原的空虚。大量无主荒田重新分配,那些逃难南去的世家,损失的田亩不知凡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