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5 / 6)
没人敢小觑。
别人还没起步,他都已经开始跑了。
这就是比别人好的地方。
不仅是澹台思正知晓这个道理,就是其他的考生也知晓这个道理,他们虽然不知道沈怀楠和皇帝的关系,但是,沈怀楠是太子的人这一点,还是众人皆知的。
于是当沈怀楠考中第七名的时候,便有人上来就恭喜,“你怕是能中个状元郎。”
沈怀楠深深的舒出一口气,“不敢想,不敢想。”
还有人来打探消息,“你我相熟,你又是常跟在太子殿下身边做事的,你可知晓陛下会问些什么?”
这话说的!
本朝考中贡士的都能进宫殿试,不过在此之前还要磨勘与复试,等到一切查好无误,才能去宫里面圣。
这是真正的最后一步了,没有人想功亏一篑,京都学子几乎人人都紧张。
沈怀楠一点也没松气,一直在澹台府,等到殿试的时候,折邵衣还给他做了一双鞋。
里面绣着登高两字。
沈怀楠倒是笑了,“你放心,都到这一步了,就算是没有也没不亏。”
他笑着道:“等我回来。”
上辈子读书,这辈子读书,日日夜夜,朝朝暮暮,无论春夏还是寒冬,都没有停过。
他进了宫,在武英殿先考一场,沈怀楠一看,发现题目是农田题。这
农田和税,他立马就想到了一起。税收的问题,在几年前,在他跟陛下相见的第二次就谈过,这些年来,沈怀楠没少研究。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沉着而对。
收了卷子,立马就有读卷官去读。
皇帝走在读卷官们身边,然后看见了熟悉的字迹。
他把卷子抽出来,读卷官不敢吭声,只去看下一个人的。
皇帝却一看,便看进去了。
只见上面写道:“自古以来,赋税名目繁琐,若是能化繁为简,定能相得益彰。”
然后便是详细的条陈,比如将各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的赋税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等话语,皇帝看完就笑了。
还真敢写。
胆子可真大。
这就是要推翻过往之赋税啊。
不过皇帝喜欢。
这条赋税之法明显有它合理的地方,无论是澹台思正在教导他的时候说的,还是他自己想的,只要他敢去做,这都是一个可以用起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