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后记一(3 / 6)
“三哥教我吟诗了。”
“吟什么诗了?就是那首游子吟?”
“反正三哥教了,娘你不要训三哥。”
“好好好,反正你们兄妹感情好,娘成外人了是不是?”福儿故意道。
见娘这么‘伤心难过’,圆圆有些着急了,扑进娘怀里,用小胖手拉着娘的手。
“圆圆也跟娘好。”
福儿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你个小东西,跟谁都好,谁都被你哄得好好的。”
这期间卫傅一直含笑在旁边看着,也不做声。见母女俩说着话,他便也把三郎叫到面前来说话。
“就这么急着想去承德?”
所以说,还是当爹的了解儿子,弄得这一出不就是想‘远行’嘛。
三郎也没遮掩,嘿嘿一笑:“爹,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启程?”
“过两日吧。”
又过两日?
不过还真就是过两日。
两日后,前往承德避暑的队伍出发了。
不过在队伍出发之前,卫傅就带着一家人,轻装简行地离开了京城。
此事无人得知,都以为陛下还在大队伍中。
这一路算是故地重游了,哪怕过去了十多年,福儿依旧还记得当年和卫傅来承德那一路上的情形。
这一路,三郎就像脱了缰的野马。
他本就会骑马的,只是平时多是练,真正让他自己骑马赶路几乎没有。这回他可找到机会了,一天里有半数时间都在外头跟着侍卫们骑马,也不嫌太阳晒。
不同于三郎,大郎和二郎可就要文静许多,多数都是待在车里,只有福儿让他们出去散散,两人才会出去骑会儿马。
由于这一路上都是轻装简行,所以赶路很快,也不过走了四天,就到了密云。
过了密云,沿路之境便产生了变化,经常会碰见大片的草地和湖泊,让人有种终于到了塞外之感。
这日行经一处湖泊,卫傅下命在此扎营。
起先福儿还好奇,怎么晌不晌夜不夜的在此地扎营,还是下了车后,她才发觉这是故地。
“当年,我跟你们爹在这里抓了好多鱼。”福儿指着不远处的湖泊道。
“抓鱼,怎么抓?”三郎好奇问。
听闻此言,福儿才想起二郎三郎和大郎不一样,幼时不是在长于民间,即使是大郎,恐怕过了这么久,也忘了幼年抓鱼的那些趣事吧。
正好她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