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清莺,小盛,刘得福(11 / 12)
发现是两个孩子已经起来了,正拿着竹竿在那边敲枣。
见他把窗户推开,大的跑过来,“老祖宗,你醒啦,我们打了枣,你要不要吃?”
刘得福刚要点头,小的就说,“外祖母说,老祖宗起来是要吃肉的。家里还做了好多肉呢。”
大的不服气,骂道:“那又怎么样,外祖母还说不能只吃肉,还要吃萝卜!”
小的就要说话,刘得福立马说,“吃,都吃,老祖宗一起吃。”
孩子们这才罢了不说话,然后扭着屁股来他屋子里说话。
清莺和小盛在外面听着只笑不说话,然后道。
“咱们心眼算能安了。”
刘得福就在这里安下了家。
安家之后,他经常这里走那里逛,在村子里面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主要是走到哪里,哪里就叫他一句:刘老。
这个称呼是刘得福听过的最好听的称呼。他每次都会乐盈盈的点点头,“哎,你这是往哪里去?”
“吃了吗?”
“喂猪了吗?”
因为这个称呼,他对小盛也满意的很。因为大家之所以称呼他做刘老,是小盛做了这么多年先生的缘故。
刘得福的身子虽然不算是顶顶康健,但是比同龄的老人又好一些,在村子里面走时,还会被人问起长寿的秘诀。
刘得福笑着道:“还得要心宽,这人啊,就不能时常生气,心宽了之后,便什么都畅通了,人也活的久。”
老人们坐在一起说话,旁边的孩子们坐在旁边听。刘得福会随身带点吃点,用手巾包着,时不时就给孩子们一点。
他如此讲究,倒是让身边的人有些不自在,他没来之前,村子里面有一个年龄大的阿爷被人尊称为老祖宗,他来了之后,老祖宗的名字逐渐被刘得福夺了去。
于是便心里不是很痛快。每每有人打听小盛住在哪里,顺便提起他那位也很有学识,周身气度非凡的爹,这位阿爷总是撇撇嘴巴,“那个讲究的小老头啊。”
他指指,“山前面那座宅子就是,最大的,青砖瓦片,看着最好的就是。”
刘得福得知了自己的外号:讲究的小老头,也没有生气,只提着酒过去找他喝,“咱们年岁相当,咱们两个才能说的来。”
那阿爷喝了刘得福的酒,满意的很,“这辈子都没想到,还能喝得这般好的酒。”
他留了半瓶子,晚间偷偷的喝了,喝完之后,谁知道当天晚上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