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4)
柯母还在做衣服,房间里缝纫机飞起,于笑走进去一看,她的两身衣服已经做好了,这会儿在做柯景阳的。
见儿媳妇回来了,柯母道:“笑笑啊,剩下的布娘给你做两件背心吧。”
于笑道:“不用,娘您自个儿做两件短袖的穿吧,天热了,再过段时间刚好可以穿上。”
柯母道:“我穿不惯白色的。”乡下琐碎的事情多,她喜欢穿黑色、灰色这种耐脏的,白色这种不耐脏的,那是城里人喜欢穿的。
于笑想了想:“那行,您给我做背心吧。娘,晚上我们吃什么?我先去洗菜。”
柯母想了想家里有的菜:“做个萝卜丝炒肉片、蘑菇炒青菜、再切小肉丁蒸豆浆,然后炒个南瓜。”柯家的蘑菇是真的多,谁叫空闲时间多的柯母三天两头上山采蘑菇呢?采了蘑菇就晒干存着。其实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个年代人都喜欢这样存着,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被前头三年的饥荒大困难给下的,所以多存点吃的总归是好的。
于笑道:“那我去洗菜。”
柯母:“南瓜还在地里,让你爹去摘。”
于笑:“晓得了。”出了屋子,于笑去找了柯父,“爹,娘说晚上吃南瓜,得去地里摘,我不知道咱们家的地在哪里。”
柯父起身:“我去摘。”
于笑跟着道:“我跟着您去看看,也认认地。”
柯父寡言的嗯了一声。说起来,柯家本来是四分自留地的,今年因为娶了于笑进来,就有五分自留地了。就这四分地原来也是不够种菜的,但好在他们家地基批的大,所以新房子没造的时候,这地基地都是整一整种菜的。
公公和儿媳去地里的组合很少见,因为要避嫌。但是有一种嫌也可以不用避,那就是年龄差距。56岁的柯父和17岁的于笑,相差了将近40岁,如同孙爷,他们走在一起,一个是老头,一个是高中生,在龌龊的人也传不出他们的闲话。
柯父是个不善于言辞的人,他一路走着,于笑一路跟着,倒是碰见了一些熟悉的人,打了招呼,就再也没有其他的话。
国家是六十年代出的时候有了自由买卖市场和自留地的政策,那个时候量地基本都是一家人分在一起,所以柯家几个儿子的地都是一起的,至于后面生的孩子,或者后面娶的媳妇,那些地后来分的,就没有在一起了。比如于笑的地和柯家的地,就没有在一起。
于笑和柯父到地里的时候,遇见了柯二嫂
“爹、弟妹,你们也要摘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