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3 / 4)
,只要儿媳妇会给我做新衣服,只要儿媳妇是高中生,外地本地才不介意。”
“说起来,外地儿媳妇也好,娘家不在本地,反而心会向着婆家。”
有人附和:“这话倒是也有道理。”
蒋冬花:“就嘴硬吧,只有娶不到媳妇的人才会娶外地的,所以说眼光不要这样高。”
柯母呵呵一声:“啊哟,有些人啊,一辈子没穿过儿媳妇做的新衣服,就在那里嘴硬吧。”
“你……”
“有邮递员来了,你们看啊,那个骑自行车的是邮递员吧?”
“咱们这也有邮递员啊?应该是知青们的东西吧?”
“可不是嘛,我们家可没有人寄东西。”
范家沟平日里很少看到邮递员,就算有邮递员来了,也是给知青们送包裹和信的,至于范家沟本地人,很少有收到的,至少他们是没有收到过。
可能是觉得这邮递员也是给知青送东西的,所以那些婆子们就没有在意。不过,邮递员却在他们面前停了下来:“各位婶子,请问村里有叫于笑的人吗?”
咦?
有些人不知道于笑是谁,或者说,除了柯母,大家都不知道于笑是谁,因为大家不知道柯家小儿媳的名字。
柯母马上举起手:“我家的,我家的,于笑是我家儿媳妇,咋的了?”
邮递员看了柯母一眼:“我这里有于笑的信和包裹,不过……”邮递员是个很负责任的邮递员,所以信和包裹给柯母之前,他又侧面打听了一下,“我记得于笑是凹子山的知青吧?我给她送过好几次的信和包裹了,这两个于笑是同一个的吗?”
邮递员这样说,有人就开口了:“她家的儿媳妇就是从凹子山嫁过来的知青。”
柯母赶忙道:“是的是的,我儿媳妇就是从凹子山嫁过来的知青,叫于笑,家里是x县城的。”
听到是x县城的,邮递员也松了一口气,就怕东西送错:“是的,于笑同志的老家的确是x县城的。”于笑每个月都有包裹,都是从京城寄来的,偶尔也有x县城寄来的信,因为每个月都送,所以他和于笑也熟悉了些,那知青人不错,每次他送东西过去的时候,都会给他一些吃的,有水果糖、也有奶糖、也给过苹果等等,所以对于于笑的包裹和信,他就相当看的紧一点。这人心换人心嘛。
邮递员把包裹和信拿出来:“这个信是x县城寄来的,这个包裹是京城寄来的,婶子,你来签个名字吧,不会签名字的可以按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