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7 / 8)
较疑惑的,是顾砚书如何知道此事的?
就于立人的了解,与王爷成婚之后,王妃去皇宫的次数屈指可数。
既然王妃连皇宫都没去过几次,又如何对宫中的御医有所了解?
从京都到溢州的这一路,也从未见王妃询问过与太医有关之事,王妃又是如何能够准确指出周太医以及他所擅长的地方?
至于顾砚书为什么会知道周太医,又为什么会知道周太医擅长滋补疗养一道……
这自然还是得拜他家小鹿所赐。
先不说这半月一次的平安脉,就说顾砚书现在所用的药玉,也都是出自周太医之手。
天知道顾砚书在知道周太医也在这次随行的队伍之中时,心中是有多别扭。
也不是他不正经,毕竟现在顾砚书一看到周太医,就能想到药玉。
特别是秦戮正值壮年,恰好是精力旺盛之时,时不时便会按着他胡闹一通。
这胡闹的多了,药玉自然也就用的多了。
周太医给出的药玉都是有定数的,从顾砚书使用的速度,周太医甚至能够推断出他与秦戮胡闹的程度。
顾砚书甚至到现在都还记得,在秦戮来溢州前不久的某段时间,他与秦戮都略微有些失控。
若真要形容,那应当可以用《动物世界》中的一句经典的bgm:
春天到了,又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
故而在那段时间,顾砚书手中的药玉也使用的非常迅速,甚至还等不到周太医半月一次的平安脉,锦盒中的药玉便已经见了底。
这东西顾砚书和秦戮都已经用惯了,早就已经体会到了其中的妙处。
无论是秦戮,还是顾砚书,都觉得有些离不开。
用完了,少不得要去问周太医要,顾砚书至今都还记得,当时周太医在听过他的要求之后,眼底的错愕以及一言难尽。
后来周太医虽然依言将药玉给了顾砚书,但同时也旁敲侧击,明里暗里地提示过了顾砚书以及秦戮好几次。
其中大概的意思便是王爷虽然已经及冠,但王妃年龄还稍稍嫌小。
王妃的年龄启蒙虽然算不上早,但也并不是十分合适。
即便是有药玉相助,没够起到滋补疗养的作用,但是药三分毒,这使用的频率,也可以大致放低一点。
周太医自觉话说的十分委婉,但听在顾砚书耳中,却就只剩下了十六个大字:
年纪轻轻,纵欲过度,不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