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9 / 10)
实了五皇子的这一点猜测:
“你倒是敏锐。”
顾砚书的确有在私底下指点过柳如溪。
不。
准确地说,柳如溪是在私底下来请教过顾砚书。
顾砚书原本就对柳如溪在天齐这样的大环境下,能够勇敢提出和离,及时止损的举动较为钦佩。
现在柳如溪不过是向他多问了几句话,顾砚书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现如今看来,柳如溪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学生。
唱戏的都已经散了场,看戏的也就没有必要再在看台上久留。
稍稍点评了一番柳如溪刚刚的表现后,顾砚书与五皇子便各自回府了。
另外一边,长公主与丁一白原本以为,满足了柳如溪的要求,便能够安稳地度过这次长公主府面临的危机。
然而到了第二天,他们才发现这个想法有些过于天真了。
第二日,京中关于长公主府的讨论,非但没有停歇,反而还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气得长公主直接找上英国公府的们,指责柳如溪不守承诺。
她们明明已经将和离书给了柳如溪,唯恐生变,就连嫁妆都在昨日如数还给了柳如溪。
甚至就连五年间挪用的部分,也都按照原本的价值,尽数补上了。
结果柳如溪却一点动作也没有?
而在面对长公主的指责之时,柳如溪却也非常理直气壮:
“如溪昨日只答应了不再传播新的内容,可没有答应帮长公主堵住京中百姓的嘴。”
一句话,堵得长公主一口气是上不去也下不来。
想要反驳,却发现根本无从反驳。
最终只能气急败坏地命令柳如溪,试图让她堵住京中百姓的嘴。
结果柳如溪就施施然回了一句“恕如溪难以从命”,便直接转身回了英国公府。
回府的同时,甚至还不忘知会下人将府门关上,别将长公主放进来,没得脏了英国公府的地儿。
那副对长公主避如蛇蝎的态度,直把长公主给气了个够呛。
因着柳如溪给其挖坑的举动,长公主原本打算去给柳如溪找点麻烦。
然而很快,长公主便发现,事情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言官们如同雪花一般地弹劾奏折,最终还是引起了皇上的注意。
在知道丁一白所做之事,已经在京中闹得人尽皆知,并且已经引起了众怒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