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7 / 9)
不由分说将户部尚书给斥责了一通,并且责令其回家闭门反省半月,好好想想自己任职期间做的这些糊涂事。
紧接着又将温清衍叫了出来,温声细语地鼓励了一番之后,还让其在户部尚书闭门思过的这半个月内,暂且代理户部尚书的工作。
这一手直接将大皇子一脉打了个措手不及:
怎么回事?
他们这才刚刚准备给温清衍挖坑,把他挤出户部呢,这人怎么就莫名其妙得到了皇上的赏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大皇子一脉摸不着头脑的同时,也不敢轻举妄动。
在接下来的早朝之中,一个个连忙夹着尾巴做人,不知道有多小心谨慎。
至于将温清衍挤出户部之事,现在看来是做不成了,只能暂缓计划,从长计议。
当然,这一场早朝,对于大皇子一脉来说,并非完全是坏事。
因为在临近下朝之时,皇帝看似极为随意地说了一句:
“前些日子礼部的宋爱卿说自己年龄大了,同朕告老还乡。朕思及宋爱卿年近古稀,着实不易,便准了。”
一句话,顿时便引起了不少人的骚动。
皇帝此时所说的,是礼部右侍郎宋大人。
在此之前,朝中已经有风声说宋大人准备告老还乡了。
其实这的确是在情理之中,宋大人这个年龄以及职位,眼见着已经升迁无望,后辈也几乎都在朝中站稳了脚跟。
的确没有必要在朝中再死磕下去。
然而因为这一切只是传闻,所以众人也并不能完全确定。
现在从皇上的口中到这话,众人便明白,此时应当已经是尘埃落定了。
顿时,不少人的心思便开始活泛了起来:
六部的位置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从前些日子温清衍被任命为户部左侍郎,原本的左侍郎便被调走成了詹事府詹士便能看出这一点。
现在宋大人致仕,那这礼部便会自然而然地空出一个位置,他们岂不是都有希望?
然而还不等对这个位置的人想着如何去运作一番,便有听到了皇帝的声音:
“朕想着,今年恰逢科考殿选,九月便有一批新科进士,在此之前,朝堂上还是不要有太大的变动。恰好老四年龄也到了,故宋爱卿这个位置,便由老四先暂时代理着吧,下朝!”
不得不说,皇帝的这番话,说的的确是合情合理。
每逢三年一次的科考之前,朝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