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8)
优势之一。
当初秦戮封王有多困难,五皇子可是一步一步亲眼看过来的。
依照前朝的惯例,秦戮在征战的第二年,身上的功劳便已经达到了封王的标准。
但大臣的提议却被父皇按下,说是秦戮年龄尚浅,彼时封王不算最好的时机。
当时秦戮与大臣们觉得皇上这话说的的确有理,便没有坚持。
谁知道这一退让,便是整整四年。
接下来的每一年,皇上都有新的接口,压下给秦戮封王之事。
在秦戮回京那一年,大臣们建议给秦戮封王的谏言再一次被驳回后,三皇子一脉便知道,接下来的几年里,除非秦戮再次出征,否则封王机会渺茫。
事实证明,众人并没有猜错,接下来两年,这些奏折都被皇上压了下来。
直到年前秦戮大婚,这件事才有了新的转机。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候皇上给秦戮封王,是给他的补偿。
正妃为男子,以后即便顾砚书亡故,续弦再娶,嫡子也要矮上旁人元配正妻所出一头。
秦戮战功赫赫,封王尚且如此困难,大皇子凭什么以为仅仅凭借一个绍城雪灾,就能顺利封王?
然而五皇子下意识反驳之后,却没有听到赞同的声音,心中便察觉到了不对。
抬眼再触及自家三皇兄及三皇嫂的神情时,心里便是一个“咯噔”,颤着声音开口:
“父皇不会真让他如意吧?”
“十之八九。”
说这话的人是顾砚书,也正因为是顾砚书,五皇子心中那股不好的预感,瞬间变提升到了顶点。
就他对三皇嫂的了解,能够让三皇嫂说出“十之八九”这样的话,那意思其实就和“十成十”差不多了。
转眼看向三皇兄,岂料却看到了秦戮点头的模样:
“据说父皇从前两日开始,便已经开始在考虑封号了。”
“凭什么?”
当即,五皇子便有些忍不住了,凭什么三皇兄封个王就这么困难,大皇兄封王就这么容易?
顾砚书想也不想便冷哼了一声:
“当然是凭他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自从京都日报步入正轨,归园居以及邀月阁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之后,京中的泰半口舌便都已经掌握在了厉王府手中。
在京中最开始出现大皇子在绍城的表现有多么出众的时候,顾砚书便已经有了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