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 / 8)
有一句话说得好,钱可以解决世界上的大部分烦恼。
若是不行,那就是钱还不够多。
现在由《京都日报》所募捐到的善款,高达四百万两,显然不在“钱不够”的范围内。
当这笔善款被送进皇宫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感觉到,皇上的心情好了许多。
到了第二日上朝的时候,听说报社那边为了充盈国库,依旧在继续募捐的消息时,就连语气也变得柔和了起来。
这还是自除夕夜,绍城雪灾的消息传入皇宫之后,皇上心情最明朗的时候。
常言道有人欢喜有人愁,在朝堂上的官员,自然也并不是全都很高兴。
比如说大皇子一脉的官员,现在就都是一副强颜欢笑的模样。
倒也不难理解,毕竟被这样生生地分走了一半的功劳,任谁也高兴不起来。
就连瞬间充盈了不少的国库,也不能让户部尚书展颜。
然而让户部尚书没有想到的是,让他郁结之事,还并非只有这一件。
因为皇上心情高兴,今日的早朝完全可以用“风平浪静”来形容。
眼见着王公公马上就要唱喏出那一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之时,却见翰林院侍读温大人一个跨步上前:
“启禀皇上,臣有事启奏。”
这位从这位翰林院侍读的姓氏便不难看出,这是翰林学士温大人六位公子中的一位。
事实也的确如此。
现在说话之人,是温四,温清衍,同时也是温家几位兄弟之中,除了温清霄之外,学问最好之人。
六年前殿试,被皇上点为榜眼,在翰林任职一年后便自请外放,去做了一名县官。
两年前回京,便重新回到了翰林院,同时还直接向上升了两级,越过修撰,直接被任命为侍读,可见其手腕与才干。
就这个升迁的路线,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温大人在为其铺路,准备将自己手中的权柄直接交予四公子。
所以别看四公子现在身上的官阶不高,但就算是二三品的官员在面对他的时候,依旧非常客气。
温清霄担任报社负责人一事,秦戮早就已经向皇帝禀告过。
现下报社募捐有功,皇帝自然就对温家的人看着格外顺眼,当即便语气轻柔地询问:
“哦?温爱卿有何事启奏?”
温清衍微微俯身,朗声道:
“启奏皇上,常言道居安思危,这次绍城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