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7 / 8)
社》如此大的动静,除了这些学子与百姓之外,其他商贾以及店铺的掌柜当然也都有所耳闻。
眼见着厉王府以及陶然居和归园居、邀月阁,因为捐款之事名声大噪,被京中百姓交口称赞,这些人也发了愁。
他们到底要不要捐款?
不捐吧,那报社外的明细可写着呢!谁捐了谁没捐,简直就是一目了然!
现在京中已经隐隐有了买瓷器就要去陶然居,陶然居良心店铺,不仅仅会赚钱,也会做善事,买陶然居的瓷器,同样也是在做善事的声音。
若是他们不捐旁人捐了,是不是会损失不少客户?
捐款吧,捐多少合适?
现在已经捐款的三家店铺,明显是按照赚钱的能力捐款的,陶然居日进斗金,所以捐款最多。
归园居挣钱速度不如其他两家,所以捐款较少。
他们赚钱的能力虽然比不上这几家,但好歹也是京中有头有脸的商家,捐个几千两明显是不合适的。
但捐多了,他们也肉疼啊!
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送出去,谁不疼?
就在诸位掌柜为此头疼不已的时候,又有新的消息穿了过来。
那韶华路上第二大的胭脂铺子花想容,捐款十万两。
连带着还有韶华路上第二大的首饰铺子琳琅阁,捐款二十万两的消息。
与这个消息一同来的,还有另外一个消息。
那便是花想容同琳琅阁捐款的消息一出,便立即拿到了不少贵女的订单,一时间店内的客户竟然比街上最大的胭脂铺子和首饰铺里面的人多。
甚至还有不少人说,花想容同琳琅阁的掌柜对绍城之事如此慷慨,完全不像其他商家那般冷酷无情。
想来为人也差不了!以后胭脂和首饰便在这两家买了!
听到这些消息,其他掌柜可谓是眉心一跳。
当即也顾不上考虑其他,也顾不上心疼之事,纷纷派人去京都报社之处捐款。
力求不要在客人心中留下冷酷无情,只认钱财不认人的形象。
顿时,报社外的红纸上,明细又有了一番新的更新——
“聚友酒楼,捐款三万两。”
“盈香茶楼,捐款五万两。”
“杨氏绸缎庄,捐款八万两。”
……
不少前来捐款的人,在看到这样的内容时,原本略微紧绷的神情都有了一丝微微的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