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2 / 6)
糠之妻在丈夫久久未归之后察觉到不对,无奈之下上京寻找,却发现这书生早已娇妻在怀,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接受,最后这书生左拥右抱,共享齐人之福?”
“亦或是这糟糠之妻是个烈性的,不肯接受这个事实,与这书生大闹了一番,最后愤然离去。于是这书生便选择休弃糟糠,然后便与这新妻子和和美美,白头偕老?”
不怪顾砚书会猜想出这番剧情出来。
是在是在承恩侯爵府养病的那十几天时间中,顾砚书看的那些话本几乎都是这样的剧情。
类似于这样的故事,顾砚书只稍稍看个开头,闭着眼睛就能猜到结尾。
果然,在顾砚书说完之后,柳叶先生先是惊讶,而后才点了点头:
“王妃猜的没错。”
顾砚书将那话本往桌上一放,双手一摊:
“柳叶先生你看,我看的话本还不算多,都能猜出先生接下来想要写什么,那些经常听话本子的看客们,会猜不出来?”
“应……应该能吧?”
柳叶先生虽然不想点头,但也不得不承认顾砚书说的的确是事实。
因为被看客猜出接下来情节这种事,早就已经在柳叶先生说书的时候发生过了。
顾砚书可不管柳叶先生现在是什么心情,又向其抛去了一个无比扎心的问题:
“先生觉得,看客们会对这种一听就能猜到结尾的故事感兴趣吗?”
“不会。”已经被打击地有些麻木的柳叶先生直接摇了摇头。
顾砚书前面说了那么多,自然不仅仅是为了打击说书先生:
“所以啊,先生在情节上,就需要设置地跌宕起伏一些,让看客们听起来觉得出乎意料,自然也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了。”
柳叶先生自然知道顾砚书说的有道理,但思索了半晌,却发现不知道
该如何破局。
无奈之下,柳叶先生只能选择向顾砚书求助:
“就是不知这情节应当如何设置才能出乎人意料,还望王妃解惑?”
“这个嘛,也很简单,只需要反其道而行便可了。”
既然柳叶先生诚心诚意地发文了,顾砚书自然没有解答的道理:
“比如你现在所写的这个商家小姐负心郎的故事,可以换一种视角,从这商家小姐的角度来写。”
“这样一来,前面这部分可以保留,但是后面的部分,就需要修改修改了。”
“比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