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婚姻大事(2 / 6)
易才哄回了老英亲王,生下了风寥,老英亲王却突然薨逝。
在老英亲王的丧事上,潘侧妃在灵堂之上自请到普惠庵出家,为老英亲王祈福。
说完了这些前尘往事之后,朱樱总结说:“据我娘说:夫人的气度品格,跟那位潘侧妃依稀相似……”
雍若心有所悟:所以沈太妃第一次见到自己时,才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我知道了。杜嬷嬷还有别的话让你带吗?”
“没有了。”
雍若便打发了朱樱退下,让她继续去写回忆录。
她自己在心里暗暗琢磨:
那位潘侧妃自请到普惠庵出家,是怕沈太妃容不下她吧?毕竟她得宠的那些年,正是沈太妃失意之时,两人的仇怨结大了。
那位周侧妃小产而亡,其中有没有猫腻?以沈太妃给自己下药那不屈不挠的劲儿来说,倒是很有可能。而且,平郡王跟沈太妃的关系似乎很冷淡,很少过府给沈太妃请安。
老英亲王又为什么跟沈太妃闹别扭?
她摇摇头,将这些暂时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扔到一边。
又想:杜嬷嬷告诉她这些陈年旧事,显然是在向她示好,但示好的力度十分有限。
这一点,雍若并不奇怪。
杜嬷嬷是沈太妃的心腹,哪是那么容易倒戈投敌的?能够在方便的时候互惠互利一下,已经是很不错的状态了。
第二天早上,凤寥和雍若照样随大流地到寿安堂,向沈太妃请安。
简单说了几句话之后,凤寥就被英亲王拉走了,兴安郡主姗姗来迟。
兴安郡主浓妆艳抹,打扮出一副容光照人的模样。然而她那越发显得浮肿的脸、越来越大的眼袋、依旧带着血丝的眼珠,却散发着强烈的憔悴与凄苦,反而衬得她那用脂粉堆砌出来的一点容色,更加虚假和苍凉。
她的身后,除了两个低眉敛目的丫头以外,还有一个面目严肃的中年妇人。
雍若看那妇人的衣饰,心知她就是宫里赏给兴安郡主的四个教引嬷嬷之一。
这名教引嬷嬷跟着兴安郡主,向沈太妃行礼请安。
而后兴安郡主走到西侧第一张圈椅上坐下,这名嬷嬷就在兴安郡主身后特设的一张椅子上坐下。宫里派下来的教引嬷嬷,自然不会像普通丫头婆子那样侍立在两边。
兴安郡主坐下后,看了看敬陪末座的雍若一眼,扬起一抹浅笑,故作关切地问:“雍夫人,听说太妃赏给你的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