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庄子(1 / 9)
“皇上, 临阵换将是大忌啊。”赵子冉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般:“赵家镇守南徽,从未觉委屈…”
“不,赵家委屈。”费晓遥打断了赵子冉的话:“委屈地在京里东城开十二扇海云阁, 卖的全是舶来货,价格昂贵。每日里客量惊人, 只要进去的几乎没有空着手出。说你赵家靠着海禁,是日进斗金都丝毫不为过。”
二品龙虎将军常威侠虎目都湿了:“皇上, 楚修撰骂得对极。朝廷养了臣这么多年,臣现虽已过壮年,但气力犹在, 实不敢再闲散下去。臣愿为皇上、大景血洒沙场, 马革裹尸。”
又一武将陈词:“皇上, 若让臣来镇守南徽, 别说提前向朝廷要军饷了, 每年臣都能少要一成军饷。”
“刚良王说先调度军饷到西州、沣水、甘林三省地仓。这糊弄谁呢?军饷到了那三省,就是赵子鹤的。”
“食君禄,忠君之事, 有何苦可言?赵家既然委屈、悲凉, 那就赶紧上交兵权,把屁股挪开。”
“对,赵子鹤若是无能查清南徽异动, 让臣去。臣定给皇上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什么临阵换将, 还没打起来呢。”
很好,这才是武将该有的风貌。皇帝手指轻点着龙椅把上的龙头:“说起来…”一言起,殿下立时噤声,“朕是真的愧对永宁侯府。”
闻言, 杨凌南忙叩首:“皇上,永宁侯府忠君为国为民,从不觉苦。西北黄沙,边漠落日都是美景,杨家男儿此生惟愿为大景为皇上为百姓驱鞑虏至齐汉山外。”只可惜,三代永宁侯都未能做到。
皇帝抬手示意杨凌南起来:“朕记得有一年文毅回京,给老太君过生辰。老太君过完生辰,他立马又给自己过,就连才出生的孙儿都提前摆了周岁宴。”西北清苦,北漠、东辽又悍勇善战,骑兵强盛。可北伐军拿的军饷却是与南风军一般。
赵家在这叫苦连天,对上永宁侯府竟还敢呛声,哪来的底气、脸面?是他给的吗?不,是赵家心大了。
“皇上,杨家不苦。”杨凌南眼中闪烁着晶莹,这会不是体现男儿气概的时候,情绪得有所外露,跪下哽声道:“杨家的精铁马车出府,到哪百姓都自觉让路。为着这份敬意,杨家誓死捍卫辽边安宁。杨家…不苦。”
“起来吧。”皇帝老眼看向低垂着首的良王,冷哼一声,站起身甩袖:“退朝。”
还在想着什么时候出声顶两句永宁侯府的张仲,立时端正身姿跪地:“臣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