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 第32章 .借粮二合一

第32章 .借粮二合一(2 / 7)

不是个吃亏的主儿。

时知笑了:“知我者祖父也,有家主府这两万担粮食,族里再拿五千担,所有人眼里这几乎是崔氏大出血了,这个诚意相信刺史和防御史都会明白的。”

崔教授算了下,的确是这样,崔氏田地在桐州有很多,这个世界幅员更加辽阔,土地资源并不短缺,崔氏经营几百年,光桐州地界的土地就有六七万顷土地,当然了这说的是整个家族,那家主府也是占了上万顷土地。

注意了这里说的是“土地”并不是良田,这些“土地”除了产出固定适合生产粮食良田外还有林地、山地和没有开垦的荒地。

而“良田”又分为上等田、中等田和下等田,桐州地界家主府的万顷田地中良田只有两千顷也就是二十万亩。

看着也很多了对吧,但换算一下产出,崔教授他们过来前,风调雨顺时上等良田平均亩产百斤出头,但大多时候旱涝灾害每年都有,所以一亩地产出几十斤是常态,很多时候甚至颗粒无收。

崔家农庄上的农人其实算是卖身的佃农,但就像崔氏这样的顶级世家劳动力也是不够用的,所以有一多半良田会租给普通百姓耕种,田租五取二,每年因为年景不同再加上田地产出不同,每亩平均下来也就二十多斤。

作为土地的主人,田地交税也是地主的事儿所以每亩地还要交一斗田税也就是六斤粮食。

家主府出租了大概十五万亩土地,最好的年景田租收入粮食三百万斤左右,也就是三万担,当然这是前几年的数据。

今年桐州总体上没闹大规模的旱灾和涝灾,加上小麦和蜀黍的新种子还有新的耕作方法在桐州推广,家主府在桐州地界的租子的总共收了将近四万担粮食。

因为有“神农六号”在崔氏农庄种植,崔教授改良了套种耕作方法,把“两年三熟”这种在这个时代只有雏形还不成熟的耕作模式进行了改良,在庄子大规模实验并获得了成功,今年刨除留给农人的口粮入仓大概也有三万多担粮食,然而外人不知道这事儿,明面记录入仓的粮食是一万多担。

家主府现在田地收入只有桐州的收粮食,桐州以外的土地和庄子一部分已经出售,剩下没卖的这几年都是直接换成金银送回来的,毕竟粮食太多运输不方便不说还容易损坏,所以账面上一年也就入账五万担粮食。

这些粮食除了自己吃还要拿来养仆婢、工匠、护院兵勇,家主府还有着马场和养殖场这也需要饲料粮食供给,外人眼中家主府还真没有多少存粮,一下子拿出两万担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