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风雨欲来(3 / 4)
秋家的老太爷以前是秀才,在村里开了个私塾,虽说已经身故了,但还是给秋家挣了顶“富农”的帽子。
但这些买地的钱可都是他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的私塾先生挣的,他那个私塾收费低,有时候学生没钱交学费,他心善,还得垫上一笔纸墨费。
要不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走街串巷给人家写春联,他说不定还没本事买那两块地呢。
可惜……刚买下地的第三个年头,就开始“斗地主”了,他名下的那两块地就留下了一点儿,其他的都分给了贫农。
不过还好,大伙儿都看他良善,没有打骂他,只是收缴了这些身外之物罢了……他还有这一把子力气呢,总归饿不死。
还有秋大娘,以前是在地主家里做过丫鬟的,虽说也是被剥削奴隶的阶级,但和地主扯上关系,难免还是有些麻烦。
至于秋老爷子和秋大哥,两人又都是知识分子,在这个时候难免也会受到歧视。
饶家凯又开口了:“我觉得,咱们得学学其他这些公社搞检讨那一套,每次大队里开会,都得让那些地主和富农家的后人上去做做检讨,给他们家的长辈赎罪,同时也给大伙敲响警钟。”
陈书记摆了摆手,也没说要同意,模棱两可道:“好了好了,家凯同志是这个意见,那其他人呢?你们是怎么个意见?咱们公社要如何学大寨?”
林建国这时候开口了:“我觉得,咱们还是主要学习大寨的狠抓生产。我感觉到大队现在好些人都开始惫懒起来了,每天上工虽说时间够了,但上工的质量却不怎么样,时不时还会坐地上偷偷懒,生产积极性一点儿都不高。”
陈书记点点头:“的确,我也看见过,那扳个苞米都要扳好几下才下来的,一上午也挪不了几步……”
林建国又说:“我看现在不能只靠上工的时间和劳动类别来记工分了,还得看看劳动的质量和劳动的成果才行。”
大伙儿又开始讨论起来了,确实,现在靠着集体工分制度摸鱼偷懒的人太多了……
陈书记点了点头:“确实,咱们这方面也得好好整顿整顿才行,那这一条也记上。好了,大伙儿可还有什么意见吗?”
妇女主任这时候开口了:“我觉得,我们得加强和制衣厂的合作,纺织合作社眼看着是做起来了,但苎麻和蓼蓝板蓝根这些原料也得跟上才行,咱们可不能靠着山上野生的来过活了,我觉得咱们得专门划一片地方,设立一个工分项目,专门来种植这些原材料。”
陈书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