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她的光(1 / 5)
这几天跟报社沟通的都是陆星辉,报社那边以为今天就他一个人过来,所以在看到李潇潇的时候,报社的人都十分惊讶。
负责接待的报社职工名叫谢意文,是《淮海街探案》的责编。
他将两人带到会客室,给他们倒了杯水,然后坐到了对面……
谢意文一番简单的寒暄之后,直接进入了正题:“陆组长,咱们社长说了,这个改编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不知道你们那边具体是怎么安排呢预计什么时候能上广播电台咱们报社也好配合一下。”
这年代还没版权费一说,连版权意识都是模模糊糊的,各大文工团之间的话剧剧本,只要标出原创团队是谁,并且获得原创团队的允许,就能拿过来。
小说改编也一样,而且报社这边有自己的打算。
凛冬结束不过半年时间,文艺界百花齐放,通俗作品阅读门槛低,接地气与话剧的道理一样,受到百姓的喜爱。
大城市都有自己的报社,其中不少也都像沪市,会有一个文学专版,设置一个小说连载的栏目。
为了鼓励文艺创作,今年开始,各界都会有业内的一些奖项,用来颁给优秀作品。
第一年的奖项意义非凡,这意味着是首批冲破枷锁的好作品,所以大家
都卯足了劲,希望能在获得百姓喜爱的同时,得到官方的认可。
《淮海街探案》虽然在沪市很受欢迎,但暂时也仅限于沪市了所以报社这边希望可以通过沪市广播电台,把这个小说的知名度提高。
要知道,报纸大多是被本地市民买的,但广播电台的可以全国收听的,而且沪市广播电台有个很出名的频道,是戏曲专用频道,收听率是国内是数一数二的,要是能在戏曲频道播出,那《淮海街探案》马上就会风靡全国。
陆星辉根本就还没和沪市广播电台那边联系。
不过,他和李潇潇之前就讨论过了能在沪市广播戏曲频道播出最好,但要是出了什么意外,那至少还有光州和京市的电台作为备选。
毕竟,李潇潇在光州那边还是很能说得上话的,当初在市文工团巡回演出时,她就经常要到各个单位,其中当然也包括光州广播电台,跟那边的领导们也都有交情。
“预计在七月底能完成前三期……”尽管很多事情都还没定下来,但陆星辉丝毫不慌,看着谢意文说,“等时间定下来后,我们会通知你的。”
谢意文点点头:“那就麻烦陆组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