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除朽木(7 / 8)
已经够让光州军区头疼了,也是因为这边太乱,所以文艺本身就发展不起来,他们也就得过且过了。
吹拉弹唱为主,偶尔演个京剧的唱段,过大节的时候就演场大戏,马马虎虎就过去了,反正百姓又不是艺术家,在台上热热闹闹他们看不出好歹。
廖主任眼珠飞快地转了转,显然是在想理由……
他一脸为难,叹了一声,说:“是这样的,你也知道,很多人想从蛇口逃出去,你们现在就在蛇口,对吧?”
“你别看那里路上好像很太平一样犄角旮旯里都藏着人哩!全都是不要命的,也不知道躲了多久,都是想找巡逻的空子偷跑去海边下水的!”
“你想想这些人躲了那么久,缺吃少喝的,很容易就起歹心,咱们文工团里姑娘多,都如花似玉的,大晚上演话剧,演完回来走夜路也不安全呐!”
廖文还在滔滔不绝地狡辩,李潇潇见他越说越起劲,直接打断了他:“廖主任,那你这些情况,有没有朝冬莞市文工团说明清楚?”
文工团都是一级一级向下管理。
军区级别管理省级,省级管理市级,实际管理县级,县级管理下面的公社农村文艺队。
每年将近年底的时候,各级整理下辖文艺团队的数据,然后往上报,最后汇总到军区文工团,最后省级以上文工团以军区为单位,到京市开会交流与学习。
说是交流和学习,实际上开会时各区代表会做相关述职,比如该区辖内各剧种的演出数量各是多少,区内有什么成就等。
一个县的数据也许在总体上不显然,但军区级文工团只有一个,省级只有五个,县级是文工团与文艺队的分界线,是数量最多的文工团,如果像宝安县文工团这样弄虚作假的单位多了,军区文工团掌握的信息就会有极大的偏差,这样军区在做安排的时候,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不严惩,其他县级文工团有样学样为了省事欺上瞒下,那光州军区的基层文艺事业就毁了。
廖文当然没有跟冬莞文工团说了。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宝安县这地方本来就也没人愿意来,他每次都是打电话给冬莞那边汇报,而且他们又不是什么都没表演,一来二去也就让他这么混过来了。
现在宝安县文工团里的演员,大多都是县里家中比较宽裕的,花点钱买个编制,把自家孩子送进来吃皇粮。
表演除了嚎几句嗓子唱唱歌,哪里真的能上台演戏能拿出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