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露锋芒(4 / 10)
李潇潇的语气从疲劳无奈,到强打起精神抱怨,到转念一想时语气微急,连眼神都跟着亮了亮,继而又迸发出少年人该有的积极心态。
整个转变过程流畅自然,连加速的语气,塑造的是一名性格略带急躁的少年人,丝毫看不出是在念稿赶答题。
李潇潇时间掐得刚刚好,一分钟后刚好停在了日记的中间,断句完整。
右边的那位面试官听完后,朝女面试官笑了笑:“庄老师,你入伍新兵训练时的心情是这样的?”
李潇潇微微睁大了眼,这居然是面试官的日记?
庄老师咳了一声,眼里也带着笑意:“差不多。”
她朝李潇潇赞赏地点了点头:“咬字清晰,感情用力时还能让人听清楚词,台词功底很不错,没有只用喉咙发音,这点很好。”
李潇潇连忙说:“谢谢庄老师。”
庄老师朝右边的面试官说:“袁老师,我这边没问题了。”
袁老师“唔”了一声,低头看了一眼李潇潇的履历。
烈士遗属,根正苗红,成绩瞩目,履历非常漂亮,团里也很久没招到这么耀眼的新人了。
袁老师又抬起头,看着她说:“李潇潇同志,你曾经跟随羊城剧社到白沙村,当时光州军区的指战员也在那边外训,你当时唱了一首方言歌,是自编的,是吗?”
李潇潇点点头:“是的。”
有个从其他战区复原的爹,部队里战士来自五湖四海,互相学方言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袁老师只当她是从自己父亲那边学的方言。
他问:“目前话剧统一使用普通话,你觉得方言对话剧表演有什么用吗?”
李潇潇觉得有点意外,为什么会问这种题?
在这个年代,在话剧表演中能说标准普通话,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1976年之后,话剧一跃成为最受欢迎的剧种,话剧团如雨后春笋冒出,甚至到了只要能说标准普通话,就能被招进去当演员的地步。
可在文艺兵面试中,居然问方言相关的问题不过,方言对于表演确实有用,而且大大的有用。
李潇潇想了想,说:“非常有用。”
“文工团的作用是鼓舞人心。这个“鼓舞”,不一定是激昂式的。所谓“化悲愤为力量”,其实强调的都是心情转化的力量。”
“给他们所想,才是最直接的心灵支持。好比,当一个人饥饿时,给他食物才是最实际的。同理,指战员们来自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