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译制片(10 / 13)
州军区根本看不到!”
冯露之所以兴奋,是因为这是一部国外关于芭蕾题材的电影,而芭蕾起源于西方,现在国内公演的芭蕾剧,只有样板戏里的几部。
她在光州军区时,因为不是干部,住的是普通宿舍,内参片在大院放,而她在光州军区连观看的资格都没有,这次碰巧回来京市军区大院就碰上放映,这才终于有机会看到。
而李潇潇兴奋,是因为这其实是一部英国歌舞电影《TheRedShoes》,被国家引进,是需要经过译制之后,才会放给大院和少数单位观看。
译制片的黄金时代,确实是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但并不是说七十年代中就没有译制片。
这个时期,在样板戏当道的时期,译制片虽然进入了寒冬,但不是完全失去了生命。
现在的沪市电影译制厂还没从沪市电影制片厂分出来,还只是一个翻译组,但也从未中断过制作译制片。
译制片中有不少西方国家的非军事类电影,像《红舞鞋》就是爱情片。
社会上没有“靡靡之音”,李潇潇自己在写剧本的时候,也不敢直接触碰这个底线,否则容易惹祸上身。
但是内参片里有不少这类题材,大院、部分单位的放映室内外,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正是因为这种靡靡之音不能公开,所以这时期的配音演员非常艰难,各种意义上的难。
李潇潇在光州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能看得到译制片,因为她根本拿不到内参片的票。
她既不是大院的人,所在的单位也不够资格看内参片,只想着解禁后,等这些内参片转为公映的时候再看。
没想到这次借住在重家,住大院里,刚好就碰上了这个机会!
两人都非常高兴,只盼着晚上赶紧到,冯露悄声说:“我们晚上散会之后就马上回去了,回去再吃饭。”
李潇潇连忙点头:“好。”
她忽然又想到了一个事情,马上问:“冯露,我问个事情,就是这电影的配音演员,是沪市电影制片厂的吧他们现在是不是也在京市开会”
“应该是……”冯露点点头,“跟京市电影制片厂的一起吧,应该还有长喜电影制片厂等等。”
天哪!这得是多少配音界的前辈!这可都是她的偶像啊!李潇潇兴奋地捧了捧脸,低声地发出一声尖叫。
冯露被她吓了一跳,连忙问:“怎么了?”
李潇潇激动地说:“我们有机会见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