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偏离的轨道(1 / 4)
比起最早吃上地瓜的丰元帝, 李学林他们过不了多久也收到了小月山农庄送来的地瓜和高粱米。
翰林院里, 李学林他们在闲暇片刻中聚在一起看手里平平无奇的高粱米。
“这高粱米竟与寻常无异。”
已经是翰林编修的李学林和陈飞宇学谢乐生那样捻了两三粒高粱米放进嘴里慢慢咀嚼。
“往年高粱稻子若是染上了黑烧病,所结粮食有半数空瘪。绝不会像现在这样, 百颗中只有不到十数颗瘪种。”谢乐生细细咀嚼品味着高粱米那特有的淡淡生粉味儿。
去信给白茂文时,谢乐生特地写上不要筛,从地里收上来是什么样就随便给他抓一把。
结果到了之后发现仲谋还真的给他随便送了一斗, 让谢乐生看个够。
现在那一斗高粱米就搁在桌上呢。
“这就是那被治好的高粱?”
今科状元莫德言莫编撰走了过来,也随手抓了把高粱米细细看。
“回编撰, 正是得了黑烧病的高粱所结粮食。”谢乐生回道。
谢乐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寒门学子,十年寒窗苦读,他现在也是翰林庶吉士了。
状元莫德言为翰林编撰, 榜眼陈飞宇探花李学林为编修,谢乐生还需在翰林中学习三年,散馆之后或是授为编修又或是外派做官。
当然, 能留在翰林那都是中央集权生力军后备役了。
谢乐生抛开了同进士如夫人的尴尬身份之后, 他骨子里的朝气和韧劲如同野草一般蓬勃,与比他学问高家世好的同僚共处也不露怯。
究其根源, 谢乐生的底气就是他这些同年。
在内是世家子弟李学林陈飞宇,在外是简在帝心的白茂文。
“唤我思明便可。”
莫德言摆摆手。
思明是莫德言的表字, 这也是莫德言与他们交好的表态。
小月山农庄那儿着实显眼, 等有心人反应过来发现小月山农庄周围的土地全成军田了。
能入朝为官的都不是草包, 自然看得懂这个信号。
比起一些营营苟苟之辈费劲儿去和京城白家牵上关系,莫德言和同年来往更为直接。
毕竟同年同窗本就有着天然优势。
若不然白茂文哪能活到现在。
没有同窗们罩着,白茂文早就被白老夫人弄死了。
现在白茂文已经不是那个白茂文, 而白家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