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8 / 9)
唯李斯马首是瞻,见李斯没有出头,便也哑忍了。
然而就在此刻,李斯开口了。
他抚着白胡须,徐徐道:“陛下,老臣有一言。”
“李卿若是没话说,才是怪事儿了。”胡亥见众大臣多数赞同,心情放松,调侃了一句。
于是众臣也都附和着笑。
连李斯也微笑起来。
“陛下不愿施肉刑于黔首,既是陛下仁德,又是大势所趋。可是法之震慑,不容有失。老臣以为,彻底废除肉刑,似乎矫枉过正。”
听起来大方向是同意他的,胡亥静候下文,“哦?”
李斯不紧不慢道:“老臣以为,肉刑似可保留,不过暂缓执行。若有触犯肉刑之徒,可罚做徭役等,满一定期限可以改为一般刑罚。这样,现在已经犯了肉刑、还未受刑之徒,也有法可依。而肉刑未除,其震慑之威得以存续。”
李斯从前做廷尉,吃饭家伙就是秦律。
仓促间想出这样的折中之法,李斯也当真是一代能吏了。
“老臣只是简单提议,具体细则,自然还要倚赖司马廷尉。”李斯说完,便垂下眼皮,仿佛老僧入定,为后起之秀司马欣留出了表演的舞台。
分寸拿捏,非浸淫官场三十载,不能如此妙到巅毫。
胡亥到底年轻,大方向正确,又有锐气,可是说到老成谋国,要向李斯、冯去疾等人学习的可多了。
好在他从小就知道“虚心使人进步”。
就在众臣隐隐担忧,陛下明显执意要废除肉刑,却被李斯再三阻挡,是否会龙颜大怒之时,却听年轻的帝王笑起来。
“李卿所提之法,颇为周密。从前朕说李甲怕是要雏凤清于老凤声,如今看来,朕是小觑了你这‘老凤’呐!”胡亥笑道:“司马欣,你都听到了?就照着李卿所言,速拟律令呈来。”
“喏!”
李斯与冯去疾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希望。
陛下年轻不怕,经验少不怕,甚至资质平平也不怕——只要能虚心纳谏,那便是可造之材!
忽然,一向不干正事儿的赵高开口道:“陛下,小臣也有提议。”
“哦?说说。”胡亥只当他又是来凑趣的。
赵高正色道:“小臣默查陛下之意,乃是体恤黔首。不只会受肉刑的人是陛下的子民,骊山七十二万刑徒也都是陛下的子民呐。我朝法令,奴婢者,所生之子也是奴婢,一生劳苦。虽有赎免之法,然而多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