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猪油保暖(5 / 6)
然而——
一刻钟过去了,没人回来。
两刻钟过去了,没人回来。
三刻钟过去了,没人回来。
李世民:“君集,你去帮忙。”
侯君集应声而去。没回来。
李世民:“懋功,你去看看?”
李勣领旨而去。没回来。
李世民接下来又点了七八位武将,没一个回来的。
李世民:“奇怪了,偏殿不大,怎么就搬了那么久?”
杜如晦飞快地抬头看了老神在在的山鬼一眼,问:“可否请神女告知,究竟有多少恩赐?”
山鬼稍稍侧头,佯装回忆:“唔,大概……”
祂语气欢愉:“一千八百万斤。”
作者有话要说: 不会真的让他们搬完十八万桶猪油,咳。
汉武帝时期有木棉树:
其渠帅贵长耳,皆穿而缒之,垂肩三寸。武帝末,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
……
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污。
——《后汉书》
翻译:汉武帝末年,就有一种树木,开出来的花能织成布,洁白无垢。
火炕:关于大唐百姓还没有用上火炕这事。
无火炙地眠, 半夜皆立号。
——《寒地百姓吟》唐·孟郊
由此可见,唐朝北地百姓常用的取暖方式是烤热地面,睡在上面取暖,但是半夜就会被冷醒了。
这种方式还有个名字,叫“霸王炕” 。
唐那时期也有火炕,但是不在大唐。
“其俗贫窭者多, 冬月皆作长坑, 下燃火以取暖。”
——《旧唐书·高丽传》
这种火炕取暖方式,一开始是由战国至西汉那时候,由燕人或者西汉人传过去的火炕雏形【低火墙】改造、发展而成。
这种取暖技术传到高丽后, 高丽的故地东北地区的东部又被强大起来的渤海所占据, 自然这种取暖技术又带入渤海, 考古发掘中也相应地发现了大量这时期的火炕遗迹, 如渤海东京城、 海林河口遗址等。最后辽金时期此地又先后为契丹和女真人所占领, 这种技术就一直流传下来。
关于猪油保暖。
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