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夫食豕(2 / 4)
无,是秦始皇坚持的郡县制和大分支持的分封制相碰撞,他作引焚书坑儒大案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幸被带着一史书留名罢了。
历史重点从来都在焚书坑儒,不是博士淳于越。
刘邦非常清楚这一点,对此也没有什么失望,他是收敛了脸上的嬉皮笑脸,正正经经地向着神拜谢了一礼,“科举之重,重如九鼎,某在此多谢国师,下黔首提供了一条新的向上攀爬的道路。”
72、大夫食豕
他用不着这个,科举至少要一两年后,分黔首有书念,念上两年的书,才去参科考,他明年就可以去考吏了。但是,下黔首用得上!有了科举,他们不需要苦熬到三十岁才能去一展抱负,不需要有万千家财才被允许当吏,他没赶上时候,但是千千万万的年轻赶上了。
甚。
“刘季。”始皇帝忽然开口。
刘邦清了清思绪,看向“神侍”,做足了态度,“阁下请说。”
“桦木皮书写一事,事重大……”
刘邦吊儿郎当地笑:“哦!辛苦阁下要此瞒住贵族那边了,放心,某知道轻重,这事绝对会烂死在肚子里。”
始皇帝抬眼轻瞥,“朕命汝全程负责此事。”
刘邦瞬间一个激灵。
朕——
朕?!
他默默抬手扶住了旁边的树干,“不意思,我刚才似乎没听清楚,阁下能再说一遍吗?”
始皇帝语气一肃:“刘邦听令!”
刘邦的笑容渐渐消失了,垂眸,表情正经来,恭敬地行礼,“邦谨遵上令。”
始皇帝:“科举兹事体大,非心有识别者不可克堪,汝即刻启程,前往桦木所在之地,取三车桦木皮,运往咸阳,呈予公子扶苏!此其一。其二,汝所之地颇多,见识博极,可接造纸大任,朕封汝……”
刘邦听着听着,心里惊滔大浪。甚至想要开口去问,史书上能留下一笔的重任,陛下你就这么信任我?上来就把它安排给我?
就……不怕我办砸了?
始皇帝道:“造纸之材料,无知晓,需从无到有去试验,繁琐细碎,卿少时曾四处出游,又擅三教九流打交道,或许能够发现常不曾注意的事情。此事,非卿莫属。”
尽管刘邦心知肚明这些话至少有三分是御下之道,不是的除了他别就做不来了,然,一个皇帝愿意对他这么个白说这些话,已足够令感动。
刘邦扬声道:“陛下厚爱,邦不甚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