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墓门现石碑文(2 / 3)
篆么?”
队长反应过来,“老爷子,原来您挖之前就什么都知道!秦墓的话······”
“好了!”吴大志打断了他,“你带着大家先去休息吧,有需要再找你。”
在现场,李山还带了几个人协调调度,随后,便有其中一人带着队长和队员们先行离开现场。
而李山和剩下的人,仍在现场守在外围。
行动组六人下到坑中,先面对这块石碑。
这石碑冲外的正面只露出一个字,是因为还没有彻底清理出来,他们得进一步清理一下上面挂的泥土。
这个字之所以露出来了,也因为是个大字,刻于顶部正中。
这个字,是“魏”字。
清理出来之后,石碑正面也就四个大字:魏公千古。
在石碑的背面,还有小字。
这是近似于一篇墓志铭式的文章。大家看懂之后,也明白了很多事情。
魏公者,尉缭也。
尉缭,本名魏缭。
魏缭,本是魏国大梁人,和信陵君魏无忌一样,原是魏国贵族出身(庶出),但是年轻时就离开了魏国,拜师学艺,游历天下。
后来他到了秦国,为秦王嬴政一统六国出谋划策过,但最终却没有辅佐到底,悄然离去。
离去之后,尉缭成了一名隐士,也收了很多弟子。
尉缭临终之时,秦王嬴政已成秦始皇。
他嘱咐弟子们,不要把他葬回故里,也就是原先的魏国;而是葬在他早就选好的墓址,也就是此地。
究其原因,墓碑上的刻字没有明说,只有相关的一句“无力有赧”。
这里头,大致应该是他毕竟是魏国人,却帮助秦国灭掉了六国,魏国也是其一,所以“有赧”(羞愧之意);但是呢,秦国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即便没有尉缭,一样也会灭掉魏国,是为“无力”。
虽无力,却有赧。
除此之外,还相当一部分赞颂性的内容,而且语气非常恭敬,不乏夸张之辞。
这也可以理解,尉缭墓毕竟是尉缭的弟子们建造的。
这里头没提尉缭的子女后代,想来可能没有,同时提及弟子们会整理他的文章和言论,流传后世。
墓碑上的刻字就这些内容。
没有任何关于“鼎”的内容,也没有提“随侯珠”的事儿。
看完了石碑的碑文,众人才开始详细观察石碑后的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