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大海之道(3 / 5)
道法则有一定的互补性。
如果什么大道法则都作为自身大道法则的框架的基础法则,那玄源还要这个框架干什么,直接同时兼修三千大道不就行了?
这样做的难度,或许并不会比证道混元轻松多少。
至少玄源现在无法找到同时兼修三千大道,还能够让他们保持稳定,并且融合成自己的大道法则的办法。
玄源现在的修行三千大道,并非是真的同时修行三千大道,不过是用自身大道法则框架承载这些其余的三千大道法则的皮毛罢了,算得上取巧。
玄源自身大道法则的框架才是玄源大道的核心所在。
正因为这些原因,所以玄源在晋升准圣之境后,就基本不再继续往自身的大道法则框架之中加入新的法则,因为这将严重拖延玄源修行的速度。
同时,也未必能够提升玄源多少实力,甚至未必会对玄源未来证道混元有所帮助。
而现在,摆在玄源面前的大海之道则不然,有着大地之道的经验,大海之道定然也可以成为玄源自身大道法则的框架的重要支点。
有了目标之后,玄源并没有盲目行动,而是要先解决在自身大道法则框架之中加入新的大道法则可能面临的问题。
这需要玄源重新审视自身大道法则的框架。
哪怕玄源对自己的大道法则框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都需要重新一点一滴推敲,不然别说找到最后的融入大海之道的方式,甚至可能影响到玄源自身的大道修行。
这种事情,本身就急不得。
而玄源,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就这样,玄源开始了新一轮的闭关,钻研如何在自身大道法则框架之中加入大海之道,并且不会影响到原因被玄源推演至接近完美的连接。
这就好像,玄源需要在一幢高楼大厦之中,重新在钢筋水泥框架之中,加入新的材料,并且不是涂在表面,而是分散融入到钢筋水泥之中,不分彼此。
在这同时,不只是不能影响到高楼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要提高这些属性,让这座高楼变得更好。
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好在玄源自身的大道法则框架,是玄源自己从无到有,一点一滴推演出来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之中,玄源可以采用过渡的手段。
那就是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之中,玄源先将自己对于大海之道的领悟融入到这之中,创建出一个拥有大海、并且拥有大海的功能的世界。
只要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