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中国的酱油大王(2 / 3)
来,与豆瓣酱一样,这都是石城的新产品。
“三块九?”小桔妈笑了,“比灯塔可贵着一块钱呢,这是酱油醋,能有人买吗?”
是啊,杜源看着女婿,“这些东西,你贵一分钱都有人惦记着。”他看看从门外进来的杜小树,得知姐夫回来,杜小树必定是要赶回家里来的。
小桔妈也笑了,“前院的大胖婶子你们还记得吧……”
七十年代,生活水平低,大家口袋里没有钱,钱的价值,作用很大。
“那时供销社卖散装酱油,一斤三毛二分钱,胖婶买了一毛钱,她提起酱油瓶看了看,说营业员短斤少两,少打了一分钱。营业员不服,双方吵了起来……”
在大家的提议和监督下,还真的检测出结果,是少了一分钱的酱油。
“营业员当时的解释是:可能在打酱油时,手抖了一下,提罐溢掉了一点,你们猜胖婶怎么知道,少打了她一分钱的酱油?”
这还真没有听小桔妈说过,秦东好奇,杜小桔姐弟也不知道,小秦巡都凑了过来。
“胖婶啊,在在自家的酱油瓶子上刻了五分,八分,一毛钱的记号线,碰到短斤少两,她就能知道少了多少。”
嘿——
大家都乐喽,秦东却明白丈母娘的意思,酱油醋就是小买卖,一分钱,群众都看在眼里,你一下子比灯塔酱油多卖出一块钱,还有人买你的酱油吗?
“我记得小时候,咱们我家附近小卖部的酱油装在一个白色的塑料大桶里,那个大桶比我还高,一般老板给我舀三下就要结账了。”杜小树此时也沉浸在回忆中,心酸但又有甜蜜的回忆,“爸让我打酱油,我就省出两分钱,买几块牛轧糖……”
“你可说实话了,你姐打酱油就没你这点心思。”杜源看看自己的老儿子。
当年啊,你可别以为孩子的心思就是想着打酱油。去打酱油,就是因为能顺便买点零食,那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
小秦巡这样的九零后小孩子是体会不到了。
“大东,你这是几级酱油?”小桔妈突然又问道。
生活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酱油可是必需品。
八十年代初期,别说喝啤酒了,老百姓吃酱油也是个大问题,稍微好一点的酱油经常脱销,有的地方连次一些的酱油都买不到,就是说没有酱油可卖,许多居民家里酱油都长白毛了,也舍不得扔掉,写信询问怎样去掉白毛!
当年酱油是分等级的,比